戲曲群英會 29日梅花飄香

 |2007.05.25
22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台北市傳統藝術季梅花飄香。「戲曲群英會」邀集了中國梅花獎得主尚長榮(京劇)、裴艷玲(梆子戲)、茅威濤(越劇)、韓再芬(黃梅戲)等名角齊聚一堂,演出壓箱好戲,重量級卡司的組合,為歷年所僅見。

台北市傳統藝術季「戲曲群英會」特別邀請中國各地戲曲的精英來台獻藝,此次來台的梅花獎得主是歷年最多的一次,包括戲劇界的王牌尚長榮(京劇)、裴艷玲(梆子戲)、茅威濤(越劇)、韓再芬(黃梅戲)等名角。

製作單位詹惠登表示,為顧及演出時間長度,已經請這些名家將各自的折子戲挑選精華中的精華,務必控制在十分鐘內,由於梅花名角來自中國大陸各地來,單單一個文武場完全無法負荷「南腔北調」組合,因此將以各自錄好伴奏音樂,採現場播放的方式演唱。

壓箱曲目推出豫劇王紅麗的「抬花轎」、揚劇王子李政成的「板橋道情」、川劇陳巧茹的變臉和「死水微瀾」、昆劇楊鳳一的「百花公主」、越劇趙志剛和單仰萍帶來的「紅樓夢‧葬花」、晉劇武凌雲的「徐策跑城」,其他劇種還包括秦腔、黃梅戲、龍江劇,由齊愛雲、白淑賢等名角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三屆梅花獎得主魏海敏,也特地從美國趕回,將於三十日和尚長榮唱上一段「霸王別姬」,同台飆戲。

「戲曲群英會」五月二十九、三十日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出。

梅花獎小檔案   

中國「文革」後,戲劇界出現了嚴重人才斷層問題。培養和鼓勵青年演員儘快成長,成為當務之急。

一九八三年,「中國戲劇」雜誌設立了戲劇表演獎─「梅花獎」。之後,「梅花獎」成為國家一級表演藝術大獎。

該獎項的宗旨就是激勵後進、獎勵優秀表演人才。獎項規定,四十五歲以下獲此殊榮,稱為「一度梅」;四十五至六十歲的演員,在表演藝術上又有新突破和造詣,可獲「二度梅」。「三度梅」六十歲以內的「二度梅」獲得者可以參評等。

獲獎演員大都德藝雙馨,長期活躍在舞台一線,成為各地戲劇界的中堅力量,推動了當地戲劇的發展。

「梅花獎」在世界劇壇上引起回響。連美國、日本的演員也都希望得到「梅花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