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左)將退休,推出畢業公演《觀.音》。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我在工作或家庭上,遇到困難都會誦念觀音菩薩保佑,希望在這齣戲中能發揚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正能量。」國家文藝獎得主、豫劇皇后王海玲與編劇女兒劉建幗攜手打造新編豫劇《觀.音》,昨起至二十六日將在台灣戲曲中心演出。
《觀.音》是十一月即將從台灣豫劇團退休的王海玲,送給自己的畢業公演,不僅將挑戰體力變男變女變變變,還將與自己過往演出的經典角色如劉姥姥、《香囊記》中的周桂蘭等互動;她說,工作或家庭上遇到困難,都會誦念觀音聖號,盼這齣戲發揚觀音菩薩慈悲的正能量。
「這次要退休了,我想唱一部我想演的戲,就是觀音。」《觀.音》以數位網絡為敘事主題,故事從王海玲用手機下載了一個App,開始進入一個神祕時空……。
「我女兒太讚了!」王海玲說,其實劉建幗開始反對編寫觀音的主題,「因為她認為太莊嚴、沉重,怕寫不好。」後來,王海玲鼓勵劉建幗「怎麼寫都不設限,只要能體現觀音精神就好」。結果,劉建幗巧妙融合王海玲曾形塑過的經典角色,還加入科學元素與科技媒材,導入多維空間、虛擬實境等概念,結合傳統的宗教觀與現代的心靈修行思惟,重新探索「觀音」的意涵。
王海玲認為《觀.音》一劇的主題其實是闡述人們內心的自我探討,科技發達造成年輕世代對於傳統信仰疏遠了,但在生活上、事業上、感情上卻遭遇更多樣的困境,所以她將這齣戲當做是一場「心靈的修行」,也是畢業公演。王海玲說,《觀.音》是她第一百五十二齣戲,自己並不是告別舞台,只是在公職生涯中轉身,「未來我會扮好綠葉角色,繼續為豫劇的傳承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