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的崑曲博物館,珍藏許多國寶級戲服等物品,圖崑劇大師俞振飛(右)、韓世昌(左)的表演戲服。圖/鄭國樑
【本報桃園訊】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昨天啟用同時舉辦文物展,也是台灣第一座崑曲博物館,珍藏多件國寶級名家戲服及配件、樂器,就像台灣故宮保存兩岸最珍貴的崑曲史料,海峽兩岸重量級崑曲劇團昨天都到場,大陸方面幾乎是「朝聖」出席,也讓明日前的國際崑曲研討會、戲曲交流更具水準。
中大崑曲博物館座落於文學院二館曲榭迴廊間,由故宮南院設計團隊協助設計,雖然不到百坪,卻是師生和參觀者眼裡「在松濤搖曳中,流盪水磨藝術之美」的博物館。中文系教授洪惟助數十年來收藏上萬筆文獻、六千多筆影音資料以及有數百年歷史價值的崑曲珍品,都在開幕典禮呈現,傲視全球的崑曲典藏。
崑曲擁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極具藝術價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首批「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慶祝開館,館藏最珍貴的文物也亮相,特展至明年二月十日,分為四個區域:「戲臺風華」再現珍貴堂幔的舞台魅力,「鎮館之寶」包括周傳瑛、俞振飛、韓世昌和尤彩雲等名家國寶級的四套戲服;「名家墨寶」展示曲家藝人珍貴書畫與抄本,另有「回顧與展望」穿越時光隧道,感受崑曲博物館的過、現在和未來。
中央大學也為崑曲博物館開幕舉辦「二○一七中大崑曲藝術節」系列活動,已經舉辦四場崑曲名家系列講座,接著還有開幕特展「千秋煥樂章──崑曲精品文物展」、崑曲國際學術研討會, 昨晚還演出慶賀大戲《范蠡與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