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氣候暖化影響,部分草莓苗才種好就萎縮,農民只能不斷補栽,往年十一月下旬就可以採果,如今田裡一片綠油油,農民也只能無奈的盼著老天爺賞臉。
圖/賴香珊、資料照片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國姓鄉是國內知名草莓產區,但今年受氣候暖化影響,應在十一月下旬結果甚至採收的草莓,現在卻連花都沒幾朵,果園綠油油一片,盛產期預估延後到十二月底,草莓農只希望天氣趕快冷,讓「冬天的水果」好好長大,不要影響到第一季產量。
國姓鄉公所農經課指出,鄉內草莓主要產區福龜、長流和北港村等地,全盛時期栽種面積達三十公頃,每年十一月至隔年四月是產期,通常十一月中旬過後,行經中潭公路總能看見草莓園內紅綠交錯,觀光採果招牌高掛,還有遊客穿梭田間的農村景致,而被稱為「草莓大道」。
年近七旬、種草莓種了四十年的草莓農劉阿菊強調,氣候異常逐年嚴重,愛涼爽又敏感的草莓成長受阻,像今年因天氣太熱延後定植,苗種好後遇雨又被豔陽晒,溫度一上升,草莓苗受不了溼熱,且土壤孳生病菌,苗就萎縮爛掉,只能不斷補栽。
當地草莓園吳姓業者則說,像過去在中秋節就定植苗種,今年因天氣太熱根本種不起來,延到十一月初才種苗,等同延產一個月,產量還不見得好,能不能回本,或民眾能否買便宜或體驗採果,都得等到今年底才知道。
「現在栽種草莓面積僅剩五公頃。」農經課長郭俊龍表示,天氣暖化、農村人口老化都是「草莓大道」消失的原因之一,草莓雖是高經濟作物,但因種植時得曬太陽且長時間彎腰,多數年輕人仍不願返鄉接棒,中潭公路以前是往來埔里必經之路,現在國6開通直通埔里後,當地車水馬龍榮景不再,草莓生意更是一落千丈,老農乾脆把地賣掉,不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