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芷儀 台南市忠孝國中三年十一班
許多事,人們總是到了失去時才懂得珍惜,年紀愈小愈不了解「珍惜時光」、「把握當下」等有關時間一去不回頭的句子。小時候心心念念只想長大,長大後卻想回到那無憂無慮的生活,留住那快樂的每分每秒,逐漸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怨恨那總是太容易帶走的美好時光。
長大後,才了解這個問題已經太遲了,時間是不等人的,問題終究永遠沉在時間的河流裡,不知去向。舅公為了方便照顧,所以曾祖母在我出生前就一直住在台北。上小學前的日子裡,常常隨著奶奶北上去曾祖母家住幾日。小小的公寓三樓,每次出來開門的都是曾祖母,她想在鐵門後笑得燦爛。「阿祖!」一進門姐姐和我就大聲喊著,用力抱著她,最喜歡她用皺皺的手摸摸我們的頭。
放下行李,我們在曾祖母床上玩的時光總是在台灣民謠中度過。小小的手玩著塑膠模型,耳朵邊聽曾祖母朗誦,嘴巴跟著念了一遍又一遍。都市長大的我們,台語總是念不好,坐在曾祖母床上的我,頭被傳統編織的扇子打了好幾下,《白鷺鷥》這首民謠就是這樣打進我的心裡。
有時,曾祖母帶我們去逛菜市場,我們一人一邊拉著鐵菜籃,一邊大聲唱《白鷺鷥》,曾祖母也時不時的插進來糾正。有時,曾祖母帶我們到公園玩,自己則在一旁運動。現在回想,最喜歡被曾祖母罵的時光,最喜歡和曾祖母上街買菜,最喜歡她用草扇打姐姐和我,最喜歡聽曾祖母唱從來沒聽過,課本也沒有的台灣民謠……
有沒有一個盒子能夠裝住時間,能夠裝住回憶,能夠裝住再也聽不見的歌聲,再也回不去的時光,那盒子裡會有曾祖母陪伴的時光,能夠留下那永遠的《白鷺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