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三日起展開任內首度亞洲行。《經濟學人》一篇專文分析,在川普身陷通俄案風暴之際,外交政策不會是他優先要項,可能錯失與中國大陸博弈的良機。
《經濟學人》的專文指出,對於憂心美國忽略亞洲的人而言,這次終於盼到川普造訪,也勉強算是一項「成就」。但隨著特別檢察官穆勒調查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暗助川普的「通俄案」首波起訴,外交政策在川普優先處理的清單中,恐被排在更後面順位。
川普儘管上任後不久即決定退出十二國自貿協定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但川普尚未設立進口障礙對付賺取美國順差的亞洲國家;他先前誓言不再讓日、韓白吃美國防衛承諾午餐的威嚇,也還沒落實。
美中這次料將討論有關朝鮮半島突發狀況,並避免在南海議題上發生不快。但文章認為,若僅是如此,川普此趟訪中就錯失了機會,因為正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學者包道格所稱,在習近平已鞏固權力的當下,是向中方解釋美國盼在不與中方衝突下,保障自身在亞洲利益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