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七十歲鄭媽媽,回想起一年多前,起初以為是感冒咳嗽,豈料一個月後竟確診為第四期肺癌,當時的絕望與無助,不禁掉下淚來。鄭媽媽說,每當化療進行時,幾乎都無法起身下床,歷經嚴重化療副作用、嘔吐、嚴重掉髮等過程,就連嗓子都變啞,只能被迫放棄罹病前最愛的唱歌與旅遊。
鄭媽媽一度對生命幾乎絕望,所幸在新一代免疫療法治療下,治療過程不再如此難受,病情控制也出現曙光:「我現在最大的心願,是能夠與先生一起出國,並與遠嫁的女兒們團圓!」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志表示,近期已有新一代免疫療法可應用於第三、四期肺癌治療,對於不適用標靶的病患,無論PD-L1檢測結果高低如何,不分族群皆有療效,讓肺癌治療出現全新曙光。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暨北榮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指出,台灣近五年來平均每年逾九千人死於肺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排序第一,死亡人數逐年攀升。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的九成二,而其中五成因無特殊基因型,無法接受標靶治療,剩下的五成雖有機會可接受標靶治療,但治療一段時間後,腫瘤細胞仍會對藥物產生抗藥性,讓病友在治療路上碰上很大的困境。
他指出,近期出現的新一代免疫療法,對無基因突變、不適用標靶治療的病患,無須再檢測,皆可使用新一代免疫療法,讓肺癌治療版圖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