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工的兒子告訴我,他決定退出技能競賽的選手培訓,實習與專業成績頗佳的他如此想法,讓人大感詫異。
他說明年技專校院的入學制度有重大變革,各科的加權由科大自訂,很多老師預估英數的權數鐵定加重,這些普通科考不好,根本沒機會上好學校。
雖然成為競賽選手,未來拿到金手獎也能保送國立科大,卻會因為花太多時間在實作的培訓上,而無暇顧及國英數理化,日後極可能栽在大一的相關共同科目上。
且金手獎說白了只是進入科大的敲門磚,入學後這些優異的技術被理論掛帥的明星科大棄若敝屣,因此遭相同專業背景的師長,都不希望他走上選手這條不歸路。
從小喜歡動手操作的他,好不容易擺脫令人頭大的英數理化,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高工就讀,沒想到每周才四節的實習課,扣除老師的講解示範,真正能操作機台的時間只有兩小時不到,往往蜻蜓點水,學不到什麼東西。
他很希望跟老師一樣擁有純熟技術,但是這得耗費大量課餘的選手訓練時間學習,學科勢必得晾在一邊。
那些所謂的優質科大,一味想要透過大學學測招收英數理化強的高中生,排斥技職生的意圖,早就反映在前幾次的技專入學制度變革中,如今又要在統測的權重裡大動手腳,便於選取那些普通科目優越的高職生,以符合學校與研究型大學爭雄的司馬昭之心,又怎會讓人看不出來?
只是我們國家的技職教育還要這樣走下去?為何不能給熱愛實務、專注技能的孩子一條無憂無慮的生涯道路。
李國朋(高雄市╲高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