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祐宜(專業經理)
中職總冠軍賽二十八日登場,原應是眾所期待的年度大戲,因中信兄弟季後的「冰凍五虎將」事件,熱度大減。
二十日開始的季後挑戰賽,四場比賽平均觀眾人數僅有六千三百餘人,同時間我們看到美日職棒季後賽的爆滿盛況,這對中華職棒的發展,是個相當大的警訊。
中信兄弟隊的前身是兄弟象隊,一直以來都是高人氣球隊。兄弟飯店洪氏家族力撐了二十四年,在二○一三年宣布轉賣後,改名中信兄弟隊,出資人是現任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
辜董事長熱愛棒球運動,接手後大幅提升球員待遇,並斥資數億元打造屏東訓練基地,設備可媲美美國職棒小聯盟的水準。前年更與自由球員「大師兄」林智勝簽下三年四千五百萬元的破紀錄合約,希望把中信兄弟打造成美日職棒規模的勁旅。
在「富爸爸」加持下,球隊從二○一四年起連續四年打進總冠軍賽,不過前三年始終欠缺臨門一腳,都鎩羽而歸。體認到球隊技術遭遇瓶頸的辜董,今年重金禮聘找來前大聯盟球星史耐德為首的教練團,希望進一步提升球隊戰力。
球迷都引頸企盼中信兄弟能有新氣象,沒想到季初就傳出有球員不滿洋教練團的帶兵風格,而後,季賽成績也比去年大幅滑落,下半球季甚至墊底。
雖然中信兄弟靠著全年第三的戰績勉強打進季後賽,但季後賽的陣容卻讓球迷失望。與今年開幕戰相比,少了七名主力野手跟三名投手,這十名球員月薪加總超過三百五十萬,卻遭球團通知提前放假。
針對球迷的關切,球團於十四日發出聲明稿,強調中信兄弟球團秉持「團隊」及「紀律」的核心價值,對球隊及台灣棒球的長期發展,建立符合球迷期待的態度與文化。隨後領隊劉志威也召開記者會進一步說明「五虎將」提前放假的主因,包括「不適應教練」以及「近況不佳」等。
棒球是台灣的國球,但職棒成立二十八年以來,可謂風風雨雨,早期發生幾次簽賭事件,流失不少球迷,也使得這項職業運動岌岌可危。近年在中信、富邦等大財團奧援下,球員薪水與環境獲得大幅提升,也吸引不少旅外球星回歸。
但事實上,這幾年比賽的精采度並未增加,甚且失誤數居高不下,球員的拚勁與意志漸漸消失,也缺少本土王牌投手壓陣,國際賽表現與日、韓差距愈來愈大,因此觀眾人數難以成長,要成立新球隊的計畫更是只聞樓梯響。
這幾年職棒待遇提升,並開放高中生報名,每年選秀進來的球員多達三十幾位。長江後浪推前浪,按理說,現役球員應該充滿危機意識,卻沒想到某些球星不但無法在場上展現拚戰精神與技術,場下還發生不服從教練風波。球團老闆花大錢不但無法提升球隊戰績,還可能面臨企業形象受損等各種負面新聞,也難怪許多象迷都支持球團老闆一定要徹底改革。
試想中華職棒若真的消失,損失最大的絕對不會是球團與球迷,因為現階段經營職棒球隊根本沒有獲利,且球迷可以轉看美日職棒。受害最深的還是現役球員,以及那些夢想可以進入職棒,並改善家庭環境的年輕球員。
這次風波過後,希望繼續留下來的球星們,會好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環境,努力提升球技,在球場上打出令人感動的比賽。這不只是為了能對得起球團所支付的薪水,甚至有機會能夠像王建民、陳偉殷一樣挑戰更高棒球殿堂,爭取百萬甚至千萬美元的頂級合約,也為了這些年來辛苦支撐棒球運動的球團與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