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南通橋重新命名為「新春橋」。
圖/張裕珍
【本報桃園訊】南通橋還是難通橋?桃園區南通橋因音近「難通」,地方認為諧音不好,今年趁著橋梁改建時提出改名構想,區公所從善如流,最後討論命名為「新春橋」,意即串連新埔里與春日里之橋,名副其實也充滿喜氣,下周五落成通車。
南崁溪上的南通橋因為橋梁的底部過低,阻礙水流通行,過去每逢豪大雨或颱風來襲,易有溢堤淹水之虞,市府去年重建,近日進入完工驗收階段。
南通橋斥資重建之際,地方也醞釀改名;當地新埔里長官正平說,橋名音近「難通」,雖然並無因「難通」之名有何狀況,但確實不太好聽,號召地方仕紳、春日里長、區公所、廠商等單位開會討論,大家都有共識改名,決定以新埔、春日二里里名組合命名。
官正平說,新埔、春日共有八種命名組合,最後拍板「新春」二字,有除舊布新、迎春納福之意,相當喜氣;官也提到,橋旁有南通社區,俗稱五百戶,三年前因諧音不好,已先改名為新埔社區,至於南通路若要改名,事涉門牌、戶籍資料更改較麻煩,暫時作罷。
區公所工務課長周政毅說,早年橋梁以緊鄰路名命名,像是南崁溪畔的經國二號橋、莊敬一號橋,但隨著橋梁重建,橋名也順從地方建議改名,莊敬一號橋同樣趁著拆除改建,去年依照所在老地名,改為「水汴頭大橋」,不少地方人都表示贊同。
區公所指出,新春橋除了橋梁整體改建,同時也整合了周邊步道、自行車道、綠帶及公園等戶外健康休閒活動空間,希望能解決當地水患,也替南崁溪畔環境再升級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