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祖孫──「阿公阿嬤與神奇寶貝」 文/人間社義工王惠珍 |2017.10.29 語音朗讀 24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瑩惟居士(快樂姐66) 圖/人間社劉張秀居士(快樂嬤) 圖/人間社妙蘊法師 圖/人間社林奕豪居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義工王惠珍 福慧家園十月二十二日共修會主題:談祖孫─「阿公阿嬤與神奇寶貝」,由香海文化事業執行長妙蘊法師主持,邀請Youtube網紅快樂姐66與快樂嬤、佛光會青年總團部善財講師林奕豪,共同與談祖孫的交流與情誼。 在高中時期曾飽受焦慮症之苦的快樂姐,認為唯有改變自己的思維,消除壓力來源,利用靜坐、觀呼吸來解讀情緒,才能達到身心靈平衡的狀態。 當初阿公辭世後,阿嬤每天期待阿公實現諾言,早一些帶她離開,面對無聊和等待死亡,已經洗腎十年的阿嬤,多數生活都在等待洗腎車接送中度過。快樂姊知道阿嬤很不快樂,了解現今社會獨居老人也過著如此寂寞、無助、沒有生活方向的老年生活,於是邀請阿嬤一起拍片,在鏡頭前烹調簡單的古早味料理,風趣幽默的祖孫對話,擄獲百萬網友的心,也讓阿嬤漸漸找到人生新目標,如今變得更快樂、有活力。 善財講師林亦豪談起自己的阿嬤,是位和靄可親、慈悲的長者,雖然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在相互尊重的信賴中,也肯定林亦豪在佛光山的表現。阿嬤的慈悲心與不給別人造成麻煩的態度,對林亦豪在做人處世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童年的記憶中,長年茹素的阿嬤廚藝不凡,為林亦豪親手做的素包子、披薩,隨著阿嬤的年邁老化,已成為他懷念的味道。 「老年人不要成為年輕人眼中的排球和足球,被晚輩嫌棄和排擠;而要成為橄欖球般,時時受到擁戴和疼惜。」妙蘊法師引述星雲大師的話表示,老人要以見多識廣的人生經驗來協助晚輩,留給後代子孫最好的遺產是「智慧」,養成子女勤勞的習慣,把好的觀念留給子孫,將信仰傳承,才能永久庇蔭後代。 前一篇文章 福慧故事 林素梅學佛後 人生從地獄到天堂 下一篇文章 談貴人──「路要自己走」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