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祖孫──「阿公阿嬤與神奇寶貝」 文/人間社義工王惠珍 |2017.10.29 語音朗讀 24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瑩惟居士(快樂姐66) 圖/人間社劉張秀居士(快樂嬤) 圖/人間社妙蘊法師 圖/人間社林奕豪居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義工王惠珍 福慧家園十月二十二日共修會主題:談祖孫─「阿公阿嬤與神奇寶貝」,由香海文化事業執行長妙蘊法師主持,邀請Youtube網紅快樂姐66與快樂嬤、佛光會青年總團部善財講師林奕豪,共同與談祖孫的交流與情誼。 在高中時期曾飽受焦慮症之苦的快樂姐,認為唯有改變自己的思維,消除壓力來源,利用靜坐、觀呼吸來解讀情緒,才能達到身心靈平衡的狀態。 當初阿公辭世後,阿嬤每天期待阿公實現諾言,早一些帶她離開,面對無聊和等待死亡,已經洗腎十年的阿嬤,多數生活都在等待洗腎車接送中度過。快樂姊知道阿嬤很不快樂,了解現今社會獨居老人也過著如此寂寞、無助、沒有生活方向的老年生活,於是邀請阿嬤一起拍片,在鏡頭前烹調簡單的古早味料理,風趣幽默的祖孫對話,擄獲百萬網友的心,也讓阿嬤漸漸找到人生新目標,如今變得更快樂、有活力。 善財講師林亦豪談起自己的阿嬤,是位和靄可親、慈悲的長者,雖然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在相互尊重的信賴中,也肯定林亦豪在佛光山的表現。阿嬤的慈悲心與不給別人造成麻煩的態度,對林亦豪在做人處世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童年的記憶中,長年茹素的阿嬤廚藝不凡,為林亦豪親手做的素包子、披薩,隨著阿嬤的年邁老化,已成為他懷念的味道。 「老年人不要成為年輕人眼中的排球和足球,被晚輩嫌棄和排擠;而要成為橄欖球般,時時受到擁戴和疼惜。」妙蘊法師引述星雲大師的話表示,老人要以見多識廣的人生經驗來協助晚輩,留給後代子孫最好的遺產是「智慧」,養成子女勤勞的習慣,把好的觀念留給子孫,將信仰傳承,才能永久庇蔭後代。 前一篇文章 福慧故事 林素梅學佛後 人生從地獄到天堂 下一篇文章 談貴人──「路要自己走」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晨齋語錄】正確觀念【人間行者心】以筆為燈以心續願 重走傳燈之路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