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一族特展 呈現女作家的時代丰采 曹麗蕙 |2017.10.25 語音朗讀 31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琦君(左起)、潘人木、聶華苓、孟瑤、林海音等知名女作家,一九六○年代合影。 圖/記者曹麗蕙翻攝 圖為趙淑俠曾穿過的旗袍。 圖/記者曹麗蕙 左圖為聶華苓的旗袍。 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年輕人對旗袍的印象,大多來自王家衛的電影或張愛玲的小說,卻鮮少人知道台灣五○年代女作家幾乎都是「旗袍一族」,留下許多穿著旗袍的美麗倩影。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規畫「旗袍一族:五○年代女作家影像故事特展」,精選林海音、羅蘭、張秀亞、鍾梅音、潘人木、艾雯、聶華苓、邱七七等三十一位重要作家,展示代表性的照片、手稿、旗袍服飾等,呈現屬於旗袍時代的丰采。 《文訊》雜誌社社長、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館長封德屏發現,許多五○年代女作家外出時會穿著旗袍,因而決定以旗袍為主題策展,除了展出《文訊》珍藏的手稿、照片、文物外,也展出許多女作家曾經穿著的旗袍,「張秀亞、聶華苓的女兒,還專程從美國寄出母親的旗袍展覽」。 昨天在展覽開幕記者會上,高齡九十歲的作家邱七七,也現身分享她與同時期女作家的回憶,並邀請潘人木、艾雯、鍾梅音女兒,與大眾分享媽媽的故事。 「旗袍一族」特展即日起至十一月十二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出,《文訊》也製作特輯,邀女作家的女兒書寫「媽媽穿旗袍」的回憶外,也請朱嘉雯、李維菁、顏納等年輕世代學者作家,展現不同時代的旗袍風華。 前一篇文章 余光中九十大壽 健康寫作再出書 下一篇文章 國際技能競賽 蔡喻至、鄭欽豪奪金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2025.07.1206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7【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10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蘿蔔絲酥餅首登場2025.07.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客家劇《燈怪》 亮相台灣尚勇特展 重溫世棒12強奪冠瞬間豆莢寶寶 打擊闖關趣吳晟、傅明光、楊麗花 獲頒政院文化獎 浴火重生小提琴家 演奏卡門幻想曲首屆身體藝術節 7月19日花蓮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