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正紀念堂更名,挑動去蔣敏感神經。內政部日前也認為位在台北市大直的「國民革命忠烈祠」,不應僅奉祀國民黨的黨國革命先烈及少數幾位台籍抗日烈士,向行政院書面建議檢討忠烈祠的定位、入祀條件。
俗稱圓山忠烈祠的「國民革命忠烈祠」,屬國防部主管的「專祠」,不同於地方忠烈祠,一般因公殉職的警消人員,不得入祀。
不過,內政部長李逸洋堅持英勇殉職的警消人員也可入祠,例如有獲總統褒揚的桃園縣警官李朝鎮,他並認為圓山忠烈祠的定位、入祀資格應與時俱進,不應局限於「國民革命」時期,因此指示幕僚擬具建議方案,呈報行政院。
據了解,雖然內政部並未建議「國民革命忠烈祠」更名或正名,不過先總統蔣中正被尊為「國民革命軍之父」,且該祠入祀對象包括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而民進黨府院黨近來「正名」、「去蔣」動作頻頻,包括黨中央公開指稱「三二九」黃花崗烈士紀念日是「殖民政府歷史」,青輔會已奉令研究更改「三二九」青年節日期等,未來行政院討論此案,有可能調整「國民革命忠烈祠」名稱、入祀者,成為去蔣的下一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