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當外界還在揣測中共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名單之際,有分析指出,大陸軍方的人事布局已大致底定,符合中共「先軍後政」的原則。
《香港星島日報》昨天報導,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有可能由現有二名副主席增加到四名,不再設軍委委員。據分析,這種改變是汲取前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的教訓。因為過往副主席人數少,權力過大。把人數增加到四人,加大分工,更能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事實是否如此,有待十九大揭曉。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預定十八日舉行,外界很關注中共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的常委人選,甚至有個別外媒猜測,中共可能會改變當前的權力架構。
近兩三年來,大陸軍方深化改革,先是把原先的「四總」即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和總裝備部,整改為十五個部委,外界稱之為「脖子以上」的改革。
今年初共軍進行俗稱「脖子以下」的整改,重點是人事編制和數量改革,以及優化結構、調整規模。
大致而言,「脖子以下」的改革主要是把大陸新畫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戰區;軍種除了原有的海軍、陸軍、空軍外,還加上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四月十八日首次對外透露,解放軍新調整組建的單位有八十四個。其中最受關注的應當是原有的十八個集團軍整改為十三個。
綜合軍事評論員及媒體的分析,解放軍進行以上改革的目的或所產生的效果之一,是把權力集中到軍委高層手裡。在這次整頓中,大陸軍方同時在軍委和戰區層面成立了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習近平是軍委層級的聯指中心總指揮。
專家指出,設立聯指中心符合世界潮流及軍隊管理現代化的趨勢,美國和俄羅斯就是採用這種制度。
綜合分析,解放軍這一波的人事調動,大概反映出習近平整頓軍隊的方向,一是「凡貪不用」,二是最好有實戰經驗,三是避用「太子黨」。共軍以上安排目的很簡單,就是強軍,也如同解放軍閱兵常喊的:「能打勝仗、作風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