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貢寮報導】當火車行經北迴線最長的三貂隧道時,野薑的故鄉—雙溪即呈現眼前。快到台北縣貢寮鄉時,即可看到白鷺鷥飛揚的壯觀場面;此處,正好是淡蘭古道往宜蘭之前的歷史驛站—雙玉社區。在地文史工作者,也是德心宮總幹事林讚賢表示,早年板橋地區移民就是到雙玉聚落開墾。
位於台北縣貢寮鄉的雙玉社區,是由「雙」龍村與惠「玉」村合為一個社區,境內全部種植稻米,由於地處雙溪川河谷地上,每到夕陽西下稻浪綿延,一眼望去猶如黃金之谷,再加上白鷺鷥群集飛起,成為雙玉社區兩項特色景觀。此外,境內還有座「德心宮」,是三貂地區的信仰中心,也是該聚落的古蹟,目前已改建為金碧輝煌的廟宇。
林讚賢表示,德心宮舊稱「下洲仔媽祖廟」,主要是奉祀天上聖母媽祖林默娘。林讚賢說,此廟宇的源頭,是從中國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媽祖廟分出;他指出,直接從湄洲分靈來台的媽祖廟約有十三所,而德心宮是北部地區其中一座。
林讚賢表示,德心宮興建於清乾隆年間,當時僅是土塊砌成的小廟,後來淡蘭古道闢經此地(雙玉社區),使此宮廟香火鼎盛,可謂東北部地區信仰中心。由於後續多次重建,現仍留有道光年間的遺匾及駢聯。目前為東北角地區知名的媽祖廟。
雙玉社區地處雙溪川下游,又名「下雙溪」,是宜蘭與三貂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而雙溪川則注入東邊的太平洋,因此,淡水與海水在潮汐中於此交會。林讚賢說,雙玉社區也是水路的中繼點,昔日雙溪川未淤積時,船隻可行到此處;如欲上溯,可再轉乘一般的輕舟,再溯航雙溪內陸各聚落。
由於該社區人口稀少,聚落僅留老人與小孩,其他中壯年人口都出外謀生。林讚賢表示,現在的年輕人不想做「田底事」,若無這些長輩,故鄉的田園早就荒廢。
有鑑於雙玉社區歷史人文豐富,林讚賢在該社區活動中心旁的德心宮內,挪出右翼空間充當文物展覽室,展出其所收藏的文物,好讓來客及村民透過昔日舊物,了解在地聚落史。德心宮地址:台北縣貢寮鄉雙玉村德心街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