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課程品質是影響推廣教育辦學成效的重要關鍵外,淡江大學成人教育部主任施國肱則認為,不同於坊間以商業為考量的補教機構,身為學術單位的大學在投入推廣教育時,不應該把利益擺在第一順位,而是要依照學校本身的優勢領域來發展適合的推廣教育課程,如此一來才能讓每所學校都能走出自己的風格,同時也提供進修民眾更有品質保證的課程選擇。
施國肱以淡江為例,表示學校前身為淡水英專,在語文與管理具有優勢根基,因此在推廣教育的課程規畫上也會盡量結合既有的領域資源,設計出更具特色的語文與管理類課程,滿足學習者的需求。他表示,隨著推廣教育市場日益激烈,各大學彼此間應該進行一個定位與區隔,規畫出符合學校的領域屬性、集中火力發展最優質的特色課程,打造出獨樹一格的品牌口碑,才能透過良性競爭機制幫助各校在推廣教育這條路上走得更好。
「找出自己的特色,才不會讓大學推廣教育淪為什麼都賣的量販店」馮明德表示,伴隨市場競爭白熱化,各大學推廣教育未來應該走向更精緻的「精品屋」路線,除了課程品質要不斷增進外,在學員素質提升上更要嚴格把關,不能因為是學分班,老師就混水摸魚、放牛吃草,如此一來,才能避免大學背負上「販售文憑」、「學歷工廠」的負面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