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養生──活得長,還要活得好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2017.10.01 語音朗讀 18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妙蓮法師 圖/人間社蕭碧涼師姑 圖/人間社蔡玲貞居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福慧家園九月二十四日共修主題於藏經樓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大明寺住持妙蓮法師主持,邀請中華民國營養學會常務監事蔡玲貞、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兼大慈育幼院院長蕭碧涼共同與談。分別就營養的觀點及信仰的力量,給予身心靈健康的良方。 妙蓮法師表示,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不希望病痛纏身。她提供「健康八法」:飲食清淡、作息正常、適度運動、心平氣和、樂觀進取,營養均衡、正當嗜好、心理健康。人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合,健康八法包含身和心的健康,亦即飲食的管理及心靈的力量。 蔡玲貞認為「吃得對不對」很重要,因為食物會在體內留下痕跡,甚至會與體內基因互動並代代相傳,所以不可不慎。營養要均衡,質和量都要夠,才能提供身體所需。食物有六大類:蔬菜、水果、五穀根莖類、蛋白質、油質、乳品類。蔡玲貞強調均衡的概念,而且三餐都要吃足夠。每餐最好吃多少煮多少,當餐吃完。因為台灣地處亞熱帶,食物易質變、長菌,不要隔夜再食。 研究指出「心理平和」佔長壽的百分之五十,可見心理平和的重要性。蔡玲貞指出,要養成每天三十分鐘持續運動的習慣,同時注意不要受傷,而走路是最方便的運動,運動後要記得多補充水分。「先飢而食;先渴而飲」,平常每半個小時就要喝水,同時建議盡量喝白開水,也可在喝完咖啡或茶後再喝點白開水。 蔡玲貞提及,醫院中醫生最怕看到病人拿藥與人分享,也不要拿藥當禮物去探病。因為每個人基因及症狀不同,最好經過醫師開處方取藥。現在醫學發達,分科很細,她強調要找專科醫師,不要只認定一位醫生。衛教很重要,要遵循醫囑服藥,千萬不可自行停藥。營養概念要落實,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蕭碧涼分享「心的世界」,十五年前曾經中風,因為有信仰、有寬容的心,因此與病為友。她指出要寬容、善待自己的身體,同時認識身體才能做好調養。也要友愛親朋好友,無論他們對自己好不好,都要祝福及回向,學佛後學會放下,放下才能提起,心中自在、解脫。 在育幼院這個大家庭,蕭碧涼遇到困境時,常依靠信仰的力量,讓事情圓滿。她鼓勵大家在生活中隨時「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讓正能量每一天都充滿心中。 佛光山的活動很多,大慈育幼院的孩子有很多機會參與表演,每天都要花時間練習,生活多采又充實。要讓每個人快樂,就要認識他、瞭解他,為他們服務,希望孩子們快樂長大。蕭碧涼說,佛陀是大醫王,星雲大師依循佛陀的教法,出版《星雲大師全集》,不僅可作為傳家寶,也驗證「有佛法就有辦法」。 妙蓮法師以石頭禪師的法語總結:「慈悲心腸一條、真心本性一片、惜福一點、感恩三分、言行實在、守得空間一塊、慚愧果一個、勤勞節儉十分、因緣果報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結緣多多益善、信願行通通用上。此藥用包容鍋來炒,用寬心爐來燉,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氣不要大,於整體門中研碎,同心協力、三思為本,鼓勵做藥丸,每日進三服,不限時,用關愛湯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星雲法語》道德教育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幽谷巨石獨木舟 都蘭奇景水上流【三好校園】台北市萬芳國小 勤播閱讀種子 點亮心燈台北.文山 登臨木柵訪貓空 純陽寶殿話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