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二十年後的北京會是何種面貌?大陸官方昨天發布「北京城市總體規畫」(二○一六年至二○三五年),確定北京未來二十年的城市四大定位、空間布局以及人口總量二千三百萬上限的發展方向和內容。
據《人民日報》消息,這部關乎北京未來二十年面貌的總規畫提出北京的新定位是:「北京是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未來,北京將根據四個中心的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並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功能定位和資源環境條件,形成「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布局。
與此同時,北京將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到二○二○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二千三百萬人以內,二○二○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準;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減少到二千八百六十平方公里左右,二○三五年減少到二千七百六十平方公里左右。嚴守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
北京的核心區將逐步降低人口密度和建設密度,加強建築高度控制。中心城區則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騰退區域性商品交易市場。諸如,嚴禁在三環路內新建和擴建物流倉儲設施,嚴禁新建和擴建各類區域性批發市場;疏解大型醫療機構,鼓勵五環路內現有綜合性醫療機構向外遷建或疏解;嚴禁高等院校擴大占地規模,嚴控新增建築規模、辦學規模等。
此外,還將構建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加強老城和「三山五園」整體保護,老城不能再拆,通過騰退、恢復性修建,做到應保盡保。
同時,還要發揮北京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以北京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全方位對接支援河北雄安新區規畫建設,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繫,支援中關村科技創新資源有序轉移、推動部分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