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生態學者連署發起「全國學界與教師搶救桃園大潭藻礁」,呼籲全國老師連署搶救。圖/黃義書
【本報台北訊】台灣中油日前說,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可有替代方案,不一定要在桃園大潭藻礁區,最可能地點是已有基礎建設的台北港,但對是否放棄大潭藻礁計畫未鬆口,引起學界與環團憂心,昨發起「教師節.學界來連署」行動,已有逾百位學者連署,呼籲政府將大潭澡礁公告為國家級自然遺產,並宣告停止開發觀塘工業區與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
農委會林務局表示,目前當地已經有相關調查進行中,將視調查狀況決定是否列為保育區,而且藻礁十分珍貴,保育單位也在思考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提供比較妥善的保護。
環團桃園在地聯盟昨呼籲政府,應正視桃園藻礁為世界級自然遺產的重要科學證據,迅速僅存的白玉連接大潭到新屋這段健康藻礁公告為國家級自然遺產,立即宣告停止開發;且會整合學界力量,展開「藻礁學」的各項研究;同時呼籲學界共同連署搶救桃園大潭藻礁。
「大潭藻礁、不要說再見。」截至昨天為止,各界連署已有五千多份。繼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全數連署,台大、東海、成功、中興等三十所學校、也有超過百位教授連署,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院士、肝病研究權威廖運範也有連署。
廖運範昨出席記者會時說,他的家鄉在桃園觀音,過去觀音是魚米之鄉,但現在都是工業區,小時候看到藻礁,並不知道這是什麼,且覺得走在上面會割腳;過去幾十年,觀音受到工業蹂躪,中油也在這裡開腸破肚,現在藻礁面積僅剩下原來的四分之一。
廖運範說,大潭藻礁是七千年以上、世界級資產,也是海洋生物漂移的中繼站,若因為經濟開發,連這四分之一都無法守住,他認為「實在對不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