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別看它城市小,中國著名思想家王陽明和黃宗羲都是餘姚人。
一九九五年,餘姚市的郊區有一大片土地被圍了起來,台灣人蔡裕成要在此地蓋一個飛機場,地都圍上了,就是看不見飛機。
蔡裕成來自台南,一九九三年投資兩千萬美元蓋工廠,一大片寬闊平整的土地的確很像一個飛機場。其實,蔡裕成是想營造遠東工業城,容納上百家的台資企業一起從事製造業加工。
他看出,台灣有許多玩具企業計畫轉到大陸進行投資生產。本人雖不是搞玩具的,很早就有建設一個像花園一樣的工業區夢想,何不牽頭開始進行?「土地平整完了,按理說企業應該進駐了,但時不我予,電腦出現後,傳統玩具很快衰退,許多廠家已經沒有能力再來大陸投資建設新廠。」偌大的工業城至少能容納五十家企業共同生產,卻只進來了兩、三家,空蕩蕩的,真就好像一座飛機場一樣,工業城頓時變成了空城。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招商和說明,蔡裕成終於說服了一些生產燈具和汽車電子的企業來這裡投資,但是突然發現貨物出口到海外比較麻煩。
「我沒有時間等,這個工業城是幾十位股東一起投資的,其中最小的股東也投資了幾百萬元人民幣。這麼多錢被閒置在這裡,只有投入,沒有回報,讓股東們都很著急。」
工業城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修路、建設供水、供電設施,每年光基礎建設的費用就超過數百萬元人民幣。而這期間工業城內進駐的廠商只有六、七家而已,一直在虧錢。
「每次參加股東會,都感覺自己像參加高考一樣緊張,準備一大堆的資料。」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首先要確保股東繼續投資,支援這些事業。為了穩定投資信心,蔡裕成決定擴大他在股東中的投資比例,他從親戚處借來了許多資金,收購許多想要退出的股東的股份,使自己成為了工業城的董事長。
「我不惜重金,聘請到了為台灣新竹科技園區設計的設計師來給他做規劃,並且按照當時國際上著名的工業園區的建設標準來進行施工建設。」為了美化園區的環境,他還開發了一個人工河道景觀,正好浙江省出口業務激增,經過了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江浙一帶迎來了台資企業的投資高峰。
天公疼憨人,堅持了五年多的蔡裕成,終於迎來了事業的春天。截至到二○○六年,在浙江遠東工業城裡面註冊生產的廠商已經達到了四十八家。
如今,再也不為工業城招商犯難了,反而發愁的是,有太多的台資企業要來,他的工業城裡目前已沒有足夠的土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