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有位學佛十幾年的師姐,對於法會和寺務,都很熱心幫忙,但一聽說有她不認同的人去受戒,她總是有些不屑和冷笑,還表示自己不曾受戒,是因為希望等到修持好了再去受戒,請問受戒真的必須如此嗎?
福報禪師答:常人對於學佛的誤解,以為學了佛就成佛了,從此對此人的要求就一切比照佛陀,不能生氣、不能罵人、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要慈悲為懷胸有大量、要笑口常開視敵為友……相對地,也會認為此人所說的一切,都是引經據典、不可反駁的。這就是你對這位學佛十幾年的師姐的錯覺,否則,你應該可以自己判斷她的論調是對或錯。
戒法,和國法家規一樣,都是為維護團體紀律而設,如果必須等到修持好了,才能受戒,那麼豈不是不符家規就不能成一家人了?學生入學前一定要先遵守好校規
;應徵工作的人也要先遵守好公司規則;甚至要先修好六法全書才能當公民。自律的人固然難得,但凡事過與不及都會變成阻礙,所以佛陀才會開示「中道」之理。
佛陀教法不斷強調要「福慧雙修」是有其道理的,學佛時間的長短,可以證明一個人對信仰堅定,但不一定能證明對教法的理解,因為在寺院道場,除了發心協助寺務,發心慈善救助,發心念佛、禮拜以外,還有不可缺少的經典教理研讀,這才圓滿所謂的「福慧雙修,行解並重」。
你都能知道其「受戒理論」是來自「她不認同的人去受戒」,可想而知這不過是一時不認同,而生起的反調而已,一個人能持續十幾年在道場發心,我們應該嘉許其發心,而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有人先要受戒才能守好戒;有人自治力強,要守好戒才覺得能如法受戒,都憑個人根器與因緣,重要的是顧好自己的慧命,因緣來時不要錯過。
《人生問卷》專欄是交流的天地,舉凡人生、生活、佛學的問題,皆歡迎讀者傳真至(○二)八七八七一一九○,或e-mail至mtn15@fgs.org.tw詢問,福報禪師將陸續和大家一同探訪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