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石火》再來一次

文/滿濟 圖/許那(沁德居藝廊提供) |2007.05.18
347觀看次
字級






歲月不再來,時光往前走,我們要惜取眼前人,因為相守相伴像飲料像食品,有一定的期限。因緣流過了,我們他們是不可能回頭:「再來一次」!






火苗

合十的手掌,輕捻的蝴蝶蘭,願這朵香華化為蓮座,送您回到光明香潔的佛國。「大誓弘開,普願離塵埃……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每當在萬壽園(註一)參加追思告別法會,佛號一舉揚,心溢滿感動與愧然,常常是紅著眼眶杵在告別式場。旁人訝異我的「軟心腸」,出家二十年,參加的告別式,不計其數,還有心去觸景傷情?

「你和這位師兄熟嗎?」

熟嗎?我不知熟的定義是什麼?這位同參,多數是「路邊交情」,平時各忙各的公務,偶在路上相逢,笑一笑,可能擦身而過,加上調職的制度,一錯身,明日各據海角天邊。僧情如是淡遠,二十年身在其中,時日愈久,愈感念流過身邊這許許多多親疏遠近的道友們,他們貌似緘默冷情,卻用亮麗的青春與愛,奉獻給台灣及地球五大洲的每寸土地。他們堅守:但為眾生求安樂的誓願,每顆小小的心有著大大的願,振動我疲軟的意志。退縮時,憶念起:落髮前夕,佛學院的學長趕著為我們量腳的尺寸,埋首親製襪帶(註二);怯弱時,望向他們一介布衣,簡單的行李,往四面八方的登機口遠颺,隻身的影像,比峻山宏深比藍海無涯。

因為共同記取著溫柔的記憶,以及對眾生許下美好的誓願,神聖的因緣河流,把我們串連一起。旅途有同道相惜相伴,我們相互點燃靈魂的火苗,祈願這一點光熱,為人間帶來愛與希望。

遠去的靈車佛號漸漸淡出畫面,同參們像歸巢的鳥群,紛紛飛回工作崗位。紅白橙黃的九重葛與陽光輝映,剎時,花與光燃起最美的煙火,悄然為亮麗的初夏奔放。

願我懂得借人世灼熱的疼痛,引爆為一場一場絢麗的煙火,以星光花海致謝:共修路上,用寬厚之姿容載我的稚嫩,這過現未來一切護念我深深的菩薩法侶。

繁衍

「桂花剛結花苞,必須狠心摘下花苗,讓花接收刺激,再結苞時,瓣蕊將厚實起來,花會更香。」

這是一位懂花草裁種的同參告訴我的「花經」。多年後,才稍稍領悟箇中道理。佛法說的我執,這個執是粘著,我們不自覺的粘著在既定的思考模式,並且牢牢的認定這些都是正確與安全的。

「這菊花還開得那麼美,為什麼要把她們剪除呢?」

那天,我路過如來殿廣場,正看到園藝的師姐,手裡盡是零亂的小菊花。那利剪刀刀落在柔美的花枝,總令我心疼。

「這花可以給我嗎?」

「師父您這麼愛花喔!」

「花還沒謝光,我帶她們回寮房供佛菩薩,讓花結段佛緣!」帶著還算鮮亮的菊花,心裡納悶,花還香香美美的,怎忍心辣手摧花?

「不剪除,她們會占領土地的養分,新生的花球會萎縮,失去開花的希望。」這是我詢問負責園藝的師兄,他給了我答案。

「植物為了繁衍新生,必定要捨棄舊有的花枝……花完成她們開花的使命,再用她們的生命延續新生一代…繁洐不是佔有而是喜捨。」臨走前,他對我發出別具深意的微笑。

我們的心田,每天每一刻,繁衍的到底是什麼呢?愛或恨,妒人或欣賞,歡喜或愁憂?我們的心如果繁衍的是敵意,回報在我們身上必是滴不盡戰鬥的血。

「唯有溫柔才能換來溫柔,唯有捨得才能帶來無盡的繁衍與新生。」

黃昏時,燕子相約歸巢去。新月如鉤,晚風習習。我看花,不語的小花,她們在風中,以其微小的性命,把愛與慈悲成為眼前美麗的進行式。

再來

佛光山的頭山門,門榜標示著:「問一聲汝今何處去?望三思何日君再來!」每每飯後跑香,經此地,習慣性的讀誦幾遍。再來,菩薩有乘願再來,他們救度眾生成為他們再來的動力車乘,而我們「再來」,所為而來呢?

親友聚會,臨別時會說:「下次,有空再來。」這個下次,可能是幾個月、幾年後了。

舊地重遊是記憶的再來,習慣負面思考是煩惱的再來。每天每句的對白,每次生氣每次感到傷害,這些都是「心靈的黑夜不斷的再來」,一再複製憂悲啼哭。

「人的欲望,是無法壓制的,那我們要怎麼辦呢?」

「佛法沒要我們壓制,是教我們保持距離去觀照。欲望像獅子,具有摧破的勢力,你餓牠幾天,牠的爪子就傷不到你,更不再形成你的威脅。不要用欲望去餵食欲望,那餵飽的猛獸,總有一天,會把飼主當成腹中物。」

放眼人間,多少人陷落在「用欲望去餵食欲望」的黑洞,沒錢劫財是理所當然,情變恐嚇傷害殺人變成常態事件……。

今日過後,明日捲土重來的我們會是什麼模樣?二十歲過後,向我們走來的三十歲的將呈現何種面目?

歲月不再來,時光往前走,我們要惜取眼前人,因為相守相伴像飲料像食品,有保存的期效。因緣流過了,我們他們是不可能回頭「再來一次」!

為了不再來,我們要把握寸金光陰盡心護念他人;也因為未來一定會再來,每個人應該努力修煉心地的善美,再來一次,不是愛戀貪取,而是人對事的甚深感恩。再來一次!祈望,我們生生世世的再來,是帶著溫暖寬容諒解接納,在人生的跑道上互助合作。

為了再來,我願意跋涉人間的千山萬水,帶回一個善美的我,一次一次的再來,與你相遇與你重逢。



註一:萬壽園,位於佛光山入山口,一處清幽的花園式現代大樓式的靈骨塔,共六樓。

註二:襪帶,多為有彈性的圓形帶子,因僧服寬鬆,褲管須紮緊,方便行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