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也是液體? 法國人研究獲搞笑諾獎

 |2017.09.16
1188觀看次
字級
洛克勞夫(左)和南西.葛里爾(右)發現,抱了鱷魚後再去賭博,就會想賭大一點,榮獲搞笑諾貝爾經濟學獎。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Ig Nobel)結果出爐,其中有人研究貓是液體還是固體;抱了鱷魚後再去賭博,賭徒下的賭注會更高,奇特的研究令人笑翻,而提出這些「深奧問題」的科學家均獲獎。

各得獎人更可獲得十兆獎金,可惜是辛巴威幣;辛巴威通膨極為嚴重,十兆幾乎毫無價值,等於廢紙。

由《科學幽默雜誌》發起的「搞笑版」諾貝爾獎,主要鼓勵奇特和想像力,激發人類對科學、醫學和科技的興趣,獲獎者的研究都非常奇特。

其中,法國研究員法丹在網路看到貓咪能把自己塞進玻璃杯、水桶中的照片後受到啟發,二○一四年發表「一隻貓可以同時是固體和液體嗎?」的研究報告。他以數學公式得到結論,即跟年紀較大和較懶惰的貓咪相比,活力充沛的小貓軀體更柔軟。

此外,經濟學獎得主洛克勞夫和葛里爾,研究鱷魚如何影響賭博決定。他們針對澳洲昆士蘭一百零三人進行實驗後發現,賭徒抱了鱷魚後,下的賭注也愈高,因為他們的大腦會將抱危險動物的興奮感,曲解為帶來幸運的象徵。

得獎人之一英國物理學家希斯科特,對獲獎大感興奮。他的研究早在一九九五年進行,量度了兩百名老人的耳朵長度,發現他們不單耳朵較大,而且在三十歲後耳朵每隔十年都會長約兩毫米。女性的耳朵也會隨年紀而增長,但較男性細小。

和平獎則花落蘇黎世大學的普漢,他發現長期吹迪吉里杜管(澳洲土著的傳統樂器)有助病人調整呼吸,改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