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機場三年來頭一次有班機起降,機場人員超興奮。圖/潘欣中
恆春機場三年來頭一次有班機起降,機場人員超興奮。圖/潘欣中
【本報綜合報導】今年三月底恆春機場試辦開放國際商務包機,至今沒有業者申請,跑道「等嘸機」長達三年。日前終於盼到飛機來了,雖然只是訓練用的小飛機,但駐場人員興奮地與小型飛機合影,並將照片貼到粉絲專頁。
對於上月盼來一架訓練機停靠,讓地方人士期待是「敗部復活」契機,屏東縣認為問題出在民航局未改善短跑道、出入關、未開放航權及檢討周邊禁航區等。民航局表示,沒有增建硬體設備的規畫,「但這兩年不會檢討關機場的問題。」
過去三年,恆春機場一直在「等一架飛機」,但三年來都落空,機場「轉型」做為鐵馬驛站、校外教學等敦親睦鄰設施非常成功。不過他們最感動的仍是等了三年,終於盼到飛機在跑道降落,即使只是前來訓練也好。
恆春機場二○○四年啟用初,在政府「協調」下有三家航空公司進駐,三年後華信、復興航空退出,立榮航空獨家飛台北—恆春;因減班,年旅客次下滑,二○一三年整年跌破二千人次。
立榮現在排有每周二、四下午的定期航班,但是在二○一四年九月汰換機隊之後,ATR600型的起降標準比原本的Dash型要高,但強烈的落山風及沒有旅客訂位,逼使三十六個月來,每周兩班的定期航班,班班取消。立榮表示,「基於安全理由,立榮航空必須在符合安全的起降標準才會飛航。」
民航局長林國顯表示,試辦計畫有數項指標,看兩年後有無達成,現在由屏東縣府委託旅行社湊團包機,有申請包機,民航局也必須檢視機型是否適合、駕駛經驗值,硬體就是以「現行狀態」。林國顯說,日前安捷飛行訓練中心將恆春機場做為訓練的起降機場,民航局不排斥任何充分使用的方式。
恆春機場當年以五億元興建完成,據了解,常駐的消防、管制人員逐年減至十人,人事、維修費年燒二千萬元,加上折舊虧損達五千三百多萬元。
當地居民也曾在國發會平台提案,請求內政部空勤總隊設駐恆春機場,以協助就醫空中轉診,不過,空勤總隊指勤務能量飽和,飛機數量及機組員不足,無法再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