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輪替後,台北地檢署將許多特偵組已經簽結的舊案重新偵辦,有兩個可能:一、過去馬政府執政時期,特偵組簽結的不對。二、現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北檢重啟的不對。
如今,馬總統所謂的「教唆洩密案」一審宣判無罪,雖然尚未定讞,卻顯見當初的簽呈,有相當的正當性。
綠營常常以馬英九「追殺陳水扁」當成現在的追殺馬英九的心理正當性,先不說我認識的馬英九從頭到尾,根本沒有干涉司法對扁案的偵審,他就是個不會干涉司法的人。但就算不接受我這個「主觀的認知」,那我們從「客觀」來看,馬英九和蔡英文還是有一個明顯的差異。
當時起訴陳水扁總統,是由有任期保障的檢察總長陳聰明直接指揮,行政權無法干預,陳聰明還是在陳總統任內提名;北檢的檢察長卻是在法務部長的行政監督之下。
而馬英九總統當初提名,黃世銘、顏大和擔任檢察總長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是檢察官票選的第一名,即便顏大和曾經在起訴馬總統本人的特別費案上有角色,也不會改變這個原則。
對權力的節制,對檢察獨立的尊重,這就是馬英九。
更重要的是,檢察總長一上任,就有任期保障,總統已經沒有權力去影響他。陳水扁總統提名的檢察總長陳聰明,馬總統上任後,也絲毫沒有干預的意思,陳聰明最後自行請辭,那是他個人的原因。
相較之下,民進黨一上台,就急急忙忙的廢除特偵組,把偵辦指標性政治案件的權力回歸到地檢署,由法務部有人事管轄權的檢察長來指揮,這就容易引人物議。因為,廢除特偵組,除了就是要以政治力介入檢察,實在想不到為什麼要做這種瓜田李下的事。
檢察官不是服務哪一個政黨,而是國家的司法官。美國尼克森總統涉入水門案時,要求司法部長開除調查自己的特別檢察官,司法部長寧可辭職,也不願執行命令。法律人心中對正義的追求,是執政者濫用權力的最大忌憚。
有人說,馬英九很傻,不懂得運用權力,當他的朋友沒有好處,事實或許是如此。但我一直認為,這不是傻,而是堅持。
羅智強(台北市/前總統府副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