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二氧化碳減量已是全世界共同話題,太陽能電池的重要性因此愈來愈高。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研發的「聚光型高效率太陽能發電系統(HCPV)」,發電效率直逼世界水準,預期二○一○年可幫助國內廠商奪下全世界十分之一市場。
核研所核能儀器組組長郭成聰表示,為提高發電效率,世界各國都致力開發「Ⅲ-V族」太陽電池來取代晶矽電池;另外,各國也利用透鏡聚光,搭配「太陽光追蹤器」,可讓太陽電池發揮最大效率。
郭成聰說,核研所開發的HCPV,發電效率與全世界最先進的太陽能設備差不多,他們已在民國九十四年建置一千兩百瓦的發電系統,去年又完成五千瓦裝置,預定今年底應可完成十萬瓦裝置,明年底一百萬瓦的發電設備也將登場。
核研所核儀組副組長辛華煜指出,HCPV不一定得像傳統的太陽能發電廠一般大,也可以縮小尺寸放在大樓頂上,核研所也研發了各種容量的發電裝置。
目前HCPV發電成本約為傳統發電方式三倍,辛華煜說,美國預計到二○一五年,HCPV發電成本就可和傳統發電方式相當,到時這項技術在全球市場就有利可圖。核研所已將技術陸續轉給民間廠商,預估二○一○年全世界HCPV發電容量可達五億瓦,而台灣廠商產品將可占五千萬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