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提醒人類過度消耗資源,將引發生態浩劫。交通大學研究團隊三年前投入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在團隊合作下,成功研製全世界最高效率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它具有環保、可攜性特色,大大提升生活便利性,也為交大頂尖一流大學計畫勾勒出亮眼成果。
交大頂尖大學計畫執行長莊紹勳表示,目前全球太陽能光電產業規模龐大,以去年為例,規模就達八十八億元,預估二○一三年將成長到三百一十億美元。而目前台灣太陽能電池全球產值市佔率約百分之七,因此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他指出,正因光電產業潛力無窮,自太陽能電池問世以來,世界各國就積極投入人力與物力,希望研發更具效率的太陽能電池。
莊紹勳表示,在五年五百億經費挹注下,交大在既有的有機材料及太陽能光電元件研究基礎上,歷經三年,今年初終於成功製造能量轉換效率達到百分之五點二、具有世界水準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其效能不只與一般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相當,更具備低污染特性,大大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交大光電工程學系顯示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方中表示,雖然目前太陽能被全球視為替代再生能源的主力,但現階段製作太陽能設備的花費,仍是傳統能源的三到四倍,成本壓力相對沈重。如今透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運用,不但有助降低成本,亦可擴大運用層面,可說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