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菲律賓保證,在南海不再占領新的領土。圖為南海中業島。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菲律賓主流英文報紙《馬尼拉公報》(Manila Bulletin)十七日報導,外交部長凱耶塔諾已證實,「總統杜特蒂已批准菲律賓在南海與中國大陸進行聯合勘探」。聯合勘探專案包括石油、天然氣、海洋生物以及其他自然資源。
凱耶塔諾在眾議院對媒體表示:「這是總統的指示,因為馬蘭巴雅灣(Malampaya)天然氣井,可能會在十年內耗盡。」馬蘭巴雅灣天然氣井位於菲國西南隅,靠近南海,二○○二年已投入運作,透過海底管線把天然氣輸送到呂宋島三座發電廠,供應呂宋島百分之四十的能源需求。
杜特蒂上台後,菲律賓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明顯回溫;國防部長羅倫沙納(Delfin Lorenazna)十六日在一項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大陸已向菲律賓保證不再占領南海的新領土,外交部長凱耶塔諾(Allan Peter Cayetano)也表示,菲律賓與中國正在制訂開發南海具爭議海域的原油和天然氣,並期望在一年之內就可以開始鑽採。
收益比六四分 菲獲利較多
凱耶塔諾日前向國會議員報告,菲律賓與中國大陸正就簽署有關共同勘探和開發南海爭議地區油氣資源的商業協定進行磋商。共同開發的前提是「不損及菲國的領土與主權」,並就此與能源部及法律專家諮詢,以擬出共同開發南海的可行法律架構。
凱耶塔諾向菲國議員承諾,與中國簽訂開採南海能源的條約沒有違憲之嫌,況且,在收益上是與中國六四分,菲國占的收益比較多,表示「菲律賓人怎麼會有意見?也不會有違憲的嫌疑」、「在這個具爭議性的海域上,我們可以擬定比開採馬蘭巴雅油田,更加優渥的貿易條約」。
七月下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菲國,就曾暗示雙方可共同開發南海。他說,「共同開發並不影響、也不涉及各自的獨立司法系統,而是雙方透過諮詢擬出共同目標,或達成共同開發之類的協議。」
陸:貫徹「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針對此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十六日表示,事實上,在上個世紀八○年代,中國在解決南海問題上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倡議,首先就是對菲律賓提出的。幾十年來,中國在處理南海有關爭議及同南海周邊國家發展雙邊關係問題上,一直貫徹這項倡議。
有專家分析,中國在南海具爭議的海域上打造七座島嶼,並設有雷達、跑道和地對空飛彈等聲稱防衛用的軍事建設,而七座島嶼中有三座還可停靠戰機。羅倫沙納說,「中國若再占領島嶼,情況將會很嚴重」。
據路透分析,由於中、菲兩國都聲稱擁有南海爭議海域的原油及天然氣,若分享資源就等於認同彼此的聲索權,因此更顯出這份交易的複雜及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