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澎湖訊】海洋公民基金會昨天公布澎湖海洋廢棄物垃圾調查,執行長翁珍聖表示,報告內容以「海廢數量之多,令人怵目驚心,只能以吃驚、嚇人、傷心與憤怒等字句來形容」,只有以淨灘等行動來清理,讓海岸線恢復自然風貌。
該基金會於八月十至十三日,與馬公高中師生、台灣獨木舟推廣協會成員孫崇實、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等人,進行南方四島繞島沿岸的海漂垃圾廢棄物調查報告。
翁珍聖表示,全世界一年約八百萬噸海廢,有百分之四十三來自大陸對岸,其中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海廢出口,澎湖群島就站在這海廢的浪頭下,海漂垃圾比想像中還嚴重。
「工作人員以獨木舟登島調查,他們幾乎湮沒在海廢垃圾堆中,數量之多,無法形容。」翁珍聖指出,海漂廢棄物有保麗龍、廢棄漁網具、各國的寶特瓶與大型家電等等,散布在沿岸上,一般船艇是無法靠近岸際,只能以有限的淨灘撿拾來清理,好讓美麗海洋恢復昔日風貌。
划獨木舟超過十五年的孫崇實強調,單單在鋤頭嶼北側岸際,看到的海漂垃圾累積長達一百公尺、寬二十公尺,厚度還無法估計,數量之多,令人難以想像,「我是來划船的,不是來看垃圾的」。廖鴻基也無奈的說,現在只有以行動慢慢清理,否則恐怕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