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撿回收 照顧恩人終老

 |2017.08.14
1255觀看次
字級
華山基金會板橋天使站站長林世均(右)訪視時,魏奶奶說明如何把馬達中纏繞的銅線取出。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年近七十歲的魏奶奶年輕時因失憶流落街頭,一名好心男子收留了她,成為她的大哥,多年後大哥因病臥床,魏奶奶不惜花光積蓄、撿破爛、吃廚餘困苦度日,只為醫治大哥,以報答當年救命之恩。

魏奶奶表示,她二十幾歲時在街頭一覺醒來,想不起自己是誰、叫什麼名字,找不到家人和回家的路,身無分文、沒有身分證的她,只好在街頭撿回收物賣錢、到處打黑工,還曾因違法擺攤遇上警察盤問,誤以為她是中國大陸來的偷渡客,差點把她遣返大陸。

魏奶奶說,她在街上遊盪幾年,一名好心男子得知她的情況便收留了她,從此成了她的「大哥」,也成了她唯一的家人。大哥除了給她地方住,也帶著她一起到工地做粗工賺錢,還曾找記者、里長、登報,幫她尋親,卻始終無消無息。

魏奶奶說,後來大哥結婚,她仍獨身一人,就做起裁縫的活兒。個性勤儉的她,餓了就咬幾口白饅頭,裁縫機幾乎沒停過,每月可賺十多萬元,雖然也想過要買房子,因沒有身分證而作罷,她感嘆:「那時候根本不知道該去哪裡申請身分證。」

十二年前,高齡七十七歲的大哥生了重病,後來更失能臥床,兩、三天就要跑一趟醫院,魏奶奶懷著感恩的心,扛起照顧大哥的責任,醫療費、交通費,幾乎花光她畢生積蓄,只好開始撿寶特瓶、紙箱等資源回收物賺錢。

魏奶奶說,以前常有新聞報導稱撿回收可月入百萬,但回收這行早已不如外界想得那麼美好,十多年前一公斤寶特瓶可以賣到十五元,後來漸漸縮水,現在只剩三元。為了賺錢,她連冷氣馬達都撿回來,使用鐵鎚、剪刀,只為了把裡頭纏繞的銅線拔出來,工作一整晚最多也只能賺到一百一十元。

日夜工作

各方菩薩幫助

魏奶奶回憶,有一次大哥要動心臟手術,須自付六萬元,她說:「當時我身上只剩五百元。」在房租、醫療費雙重壓力下,她更加沒日沒夜拚命撿回收,每天只午睡半小時,晚上再睡一、二個小時,不論深夜還是豔陽天,都能見到她推著推車的身影。

為了省錢,魏奶奶曾長達兩年天天到餐廳、早餐店撿廚餘,把臭酸的食物挑掉,其他通通倒進鍋裡加熱,解決三餐,直到一名保險業務員路過看到她在撿廚餘,趕緊通知熱心里長前來關心,不僅替她申請了身分證、低收入戶,華山基金會等社福團體也陸續介入幫忙,她說:「那個業務員應該是菩薩吧。」

魏奶奶坦言,這些年日子真的很苦,但是為了報答大哥恩情,她說什麼都要撐下去,也從來沒為此哭過,還曾遇過警察擔心她半夜外出危險,主動送來反光背心,也有很多市場、餐廳老闆每周替她整理好回收物,她感動地說:「生活雖然苦,但遇到這麼多好心人,真的很幸福。」

她回憶,以前每天回到家,臥床大哥聽見開門聲都會開心應門,讓她有家的感覺,工作雖然辛苦仍甘之如飴,直到幾個月前大哥因病過世,每天回家聽不見應門聲,她只好打開電視,在電視裡的人聲陪伴下,埋頭繼續整理回收,未來會靠自己的力量努力生活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