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日完成內閣改組,十九位閣員中,僅五人留任,有六人新入閣,岸田派有四人入閣,居派閥之首。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安倍政府昨日內閣改組,人事大換血,十九人僅五人留任,六人新入閣、女性閣員二人。岸田派有四人入閣,居所有派閥之首。加上岸田派會長岸田文雄掌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派勢力大增,顯示安倍晉三欲與岸田派合作穩定政權。
防衛大臣由小野寺五典回鍋,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轉任黨職,遺缺由前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接任,外界關注的自民黨新生代小泉進次郎,最後並未入閣。
安倍晉三內閣閣員爭議不斷,安倍本人也涉入森友及加計學園爭議中,加上東京都議員選舉慘敗,支持度大跌,不得不進行內閣及黨務重要人事改組。這次內閣大幅換血,力求穩定,起用者大多行政歷練豐富。
為一改「安倍死黨內閣」印象,安倍起用批評勢力,意在構築全黨團結一心氛圍。無派閥者共五人入閣,以野田聖子接任總務大臣最具代表,野田曾與安倍角逐自民黨總裁,與執政團隊向來保有距離,這波改組也更重視派系平衡。由於安倍七月初已表態,為求施政穩定,不會更動內閣核心,副總理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確定留任,內閣改組的重點落在國防、外交人事。
河野太郎接外務大臣 令人意外
河野太郎接任外務大臣,是最後一個拍板定案的人事。河野給外界自由派印象,雖曾多次入閣,行政經驗豐富,除了眾議院外務委員長外,鮮少涉及外交事務,出線令人意外。考量安倍向來對外交主導性強,因其右派色彩明顯,外相由中間派出任,有平衡外界印象效果,岸田當初接任外相也有相同意義。
原防衛大臣稻田朋美,雖是安倍極力栽培接班者,但失言不斷,加上防衛省隱瞞南蘇丹聯合國維和行動(PKO)日報,遭強烈批判,上周主動請辭。防衛大臣由小野寺五典回鍋,小野寺過去在防衛大臣任內詢答發言妥當,深受防衛省部屬信賴,這一人事意在穩定防衛省與自衛隊軍心。另一爭議不斷的文部科學省,由自民黨政策通林芳正接任,將負責重整組織文化。
岸田轉入政調會長 發言更自由
在內閣改組部分,最令人意外的是,原本外界認為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要續留內閣,卻轉入自民黨擔任「三長」之一的政調會長。
《朝日新聞》分析,從第二次安倍政權開始,岸田文雄已擔任四年半的外務大臣,由於岸田把目光放在「後安倍時期」,留在內閣內無法暢所欲言。
回顧上個月發展,安倍晉三曾私下單獨與岸田文雄會面,日媒當時報導,安倍希望岸田續留內閣,岸田也一改之前在修憲及安倍經濟學唱反調的態度,表示願意繼續支持。日媒分析,安倍晉三是為了把岸田文雄放在身旁「就近看管」,才會希望岸田續留內閣。不過,又有日媒還原上個月兩人單獨會見的內容,岸田當時就表達希望進入黨務系統,且絕對支持安倍政權。
結果揭曉後,岸田文雄進入黨務系統。日媒分析,可能是岸田一來發言可比較自由,二來也能展現存在感。除了岸田文雄本人如願進入黨務系統,岸田派這次有四人入閣,居黨內各派閥之首,顯示安倍晉三對岸田派的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