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佛法的弘傳,重在觀機逗教,應病與藥,因此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接引各種不同根器的眾生。台北道場除了定期舉辦各項講座、技藝研習等活動外,也不定期舉辦大型三皈五戒、文藝性等多元化活動,是增長人生智慧的學習園地,更是一座人生的加油站。
佛牙舍利 安定人心
西元一九九八年,星雲大師自泰國恭迎佛牙舍利來台,暫奉台北道場達八個月之久,在十二月十二日清晨六時不到,天還不見曙光,台北道場已燈火通明,四周出現萬人空巷的盛況,在佛光山住持心定和尚主禮下,六時正梵音樂揚,鐘鼓齊鳴,恭送佛牙大典正式開始。大殿上,諸山長老、政界代表,冠蓋雲集,近千名信眾排列有序分立兩旁,從道場到松山火車站短短的一百公尺,已站滿守候多時的信眾;這種持續性活動在佛教界也是絕無僅有。
當東方遇上西方

享譽國際的瑞典籍漢學家馬悅然與瑞典皇家學院暨孔子學院院士羅多弼,二○○五年受星雲大師之邀來台訪問,二場主持人分別邀請人間福報社社長柴松林教授及高希均教授擔任。高希均教授形容這是一場空前的歷史性盛會。他說,馬悅然不僅精通中文古典文學,更深諳中國人處世原則的奧妙,研究範疇涵蓋方言學、音韻學、古典文學,翻譯作品超過七百種,包括《水滸傳》、《西遊記》等。
「當東方遇見西方」講座,星雲大師與諾貝爾文學獎評審人馬悅然教授及瑞典皇家學院暨孔子學院院長羅多弼教授,對「佛教與中國文學」、「佛教與世界和平」議題進行對談,現場大眾凝神專注,感受星雲大師與兩位學者的智慧妙語。會場湧入千餘聽眾,共同參與這場難得一見、因緣殊勝的大師級對談。話題從文學與佛教的詩文典籍、人物歷史等輕鬆交換彼此意見,激發深刻又精闢觀點,現場大眾凝神專注,更不時引來滿堂笑聲。
菩提眷屬 不離不棄

同年,台北道場還舉辦一場別具溫馨的「佛光菩提眷屬祝福禮」,近百對婚齡從新婚到結婚六十年不等的夫妻檔,相約在佛陀座前,許下成為佛光菩提眷屬的信約,誓願菩提道上互相扶持,不離不棄,牽手逗陣走,現場更有祖孫三代同來,熱鬧非凡。
在輕快溫馨的樂曲伴奏下,近百對菩提眷屬,盛裝攜手踏上紅毯,進入殿堂,心定和尚引領他們宣讀誓願文,發願今生今世,夫妻彼此尊重,締成菩提眷屬,家庭美滿幸福,同時簽下「菩提眷屬誓願書」。現場更邀請美國西來寺青少年交響樂團現場表演,祝福禮在天籟的精采樂章中圓滿,也為佛光菩提眷屬,開啟幸福和諧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