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釋迦牟尼佛舍利(4-1)

文/梁國興 |2017.07.12
1723觀看次
字級
圖1。圖/梁國興
圖2。圖/梁國興
圖3。圖/梁國興
圖4。圖/梁國興
圖5。圖/梁國興

文/梁國興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在拘尸那羅涅槃後,弟子們從荼毗儀式地點的灰燼中尋得佛舍利「八斛四斗」,故在荼毗處建一佛塔紀念(圖❶)。隨後,發生古印度的八位國王爭奪佛舍利紛爭,經協商,舍利平分給這八位國王,回國各自建塔供奉。

約三百年後,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一了印度,並皈依佛教;為弘揚佛法,他下令挖掘當時八位國王所建的舍利塔,但有一塔據說得到龍王保護,堅固難破而未能開啟。據說這個塔就是蘭格南塔,在尼泊爾境內,此塔目前是在一個小山丘下面,塔高約七公尺(圖❷)。

阿育王取出舍利後,重新分配放進八萬四千個特製的寶函裡,在許多信仰佛教的地區建造八萬四千座塔來安奉佛陀舍利;除了在本國建塔,阿育王還派遣僧團遠到各地弘法,向當地民眾展示佛陀舍利,並建塔供養。從此,佛陀舍利在鄰國廣受信眾敬仰。佛教傳入中國後,有一部分舍利也通過印度的僧人迎到中國,據說在中國共有十九個佛教道場供奉佛陀舍利。

然而,由於各地頻頻發生法難、戰亂、天災,與朝代更迭等多種原因,這些古時代供奉舍利的塔大多沒有留存下來,或還未出現。部分寺院供奉的佛舍利在來源不甚明確下,不為佛教界所認可。

本文只介紹有郵票的佛塔,讓讀者們欣賞這些郵票。

班達爾本塔(圖❸),在孟加拉這個回教國家里的班達爾本,其佛塔裡有供奉從緬甸迎請回來的佛陀舍利。

瑞光大金塔(圖❹),位於緬甸首都仰光,是仰光市區的最高點。建築雄偉、巍峨壯麗,金光閃爍的大金塔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據說,釋迦牟尼成佛後,為了報答緬人曾贈蜜糕為食,而回贈了八根頭髮;舍利被迎回緬甸後,忽顯神力,從空中降下無數金磚,於是眾人拾起金磚砌成佛塔。大金塔始建於西元五八五年,初建時只有二十公尺高,歷經多次修建,成為現今一百一十公尺高的規模。

韓國的通度寺(圖❺)位於慶尚南道梁山市海拔一○五○公尺的靈鷲山南麓,是韓國三大名寺(通度寺、海印寺、松廣寺)中的第一佛寶寺。特點是:由於大雄殿後的金剛戒壇上,建有舍利塔供奉著佛陀的真身舍利,因而大雄殿沒有再安放佛像。

唐朝的慈藏律師持佛陀的真身舍利來到這裡,於六四六年創建了此寺,尚保有佛陀的遺物袈裟與佛陀用過的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