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雲林訊】針對雲林垃圾大戰的底渣問題,議員批評縣府,至今已換回五千二百公噸底渣,分別置於古坑、虎尾、口湖等環保用地,引發民眾不滿。環保局長林長造表示,已使用二百多公噸底渣用於公共工程,其餘還在協商去化,底渣回運後製成「紐澤西護欄」的資源再利用計畫,本月中就會明朗。
有議員指出,斗六市公所垃圾已堆置如山,目前達八千公噸以上,環保局只因底渣不運回,垃圾就零轉出,要求雲縣府要有作為。
也有議員表示,古坑鄉原將二千一百七十二點八七公噸底渣,囤置在崁腳村垃圾轉運站,引起地方質疑恐有汙染環境疑慮,雖有二百多公噸用於消波塊及紐澤西護欄,古坑民眾還是要求環保局將底渣運出處理。
西螺鎮前清潔隊長張銀來建議參考新加坡等先進國家作法,將底渣去化成可用資源,可集中用於填海造陸,成立國家級的底渣處理場,不應由各縣市或各鄉鎮公所自行處理。
林長造說,縣內垃圾有三萬公噸,將尋求環保署協助調度,雲林地方公共工程也會協助去化,縣長李進勇也指示,不一定要換回底渣,也可朝向換生廚餘等方向進行。
對此,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未來將協助雲林縣府引進機械化生物處理設備,以及協助廚餘快速發酵,將會減少很多垃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