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訪以色列 70年來第1人

 |2017.07.06
1452觀看次
字級
印度總理莫迪(右)四日抵達以色列,與以色列總統李佛林(左)熱烈交談。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度總理莫迪四日抵達以色列,成為印度七十年來首位訪問以色列的印度總理。媒體預期,莫迪將和納坦雅胡達成軍備和網路安全設備交易的協議。

以色列形容莫迪此行是「歷史性訪問」。莫迪此行紀念兩國建立外交關係二十五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形容是:「進一步展現以色列軍事、經濟和外交實力狀態。」

以色列與印度長期密切合作對抗恐怖主義,印度也定期向以色列購買軍備。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路透報導,印度為了防禦中國大陸、巴基斯坦的地緣戰略威脅,印度正在推動軍備現代化,使印度成為以色列最大的軍售市場,每年得利高達約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三百零四點八億元)。

雙方合作的範圍包含,共同打造防空系統,印度還向以色列購買無人機、雷達、網路安全與通訊系統。

此外,以色列還幫助印度改善農業生產技術與食安問題。

一般抵達中東的國家領袖,通常會選擇順路拜訪巴勒斯坦,但據悉莫迪似乎不會前往雷馬拉(Ramallah)會晤巴勒斯坦領袖,人口約八百萬的以色列將這趟訪問視為外交勝利。

納坦雅胡說:「這對兩國強化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印度是人口超過十二點五億的大國,也是全球規模數一數二、日益壯大的經濟體。印度總理七十年來歷史性地首度拜訪,證明兩國關係正持續向上提升。」為在聯合國表決時獲得更多支持,並拓展企業夥伴,以色列積極尋找盟友。

莫迪自稱此次訪以色列是「開創性」之旅,納坦雅胡與多名以色列官員在鄰近特拉維夫的班古里昂機場(Ben Gurion)以紅毯迎接莫迪,兩國領袖相互擁抱並發表簡短致詞,矢言在多項議題包含國防、農業與能源上攜手努力。

莫迪說:「展開突破性之旅,成為首位訪問以色列的印度總理,我感到無上光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