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於一○八學年度實施。但家長團體認為,多數家長仍停留在「上課,讀書,考試,升學」的傳統觀念,對於新課綱「適性揚才」或「素養」精神「仍在狀況外」,呼籲教育部應盡快讓家長「有感」。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家長要協助並鼓勵孩子多元探索,但目前多數家長並不了解課綱的精神,教育部應該針對家長,設法趕緊進行新課綱理念的宣導。
獨尊智力態度待改變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榮譽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家長面對新課綱,必須盡早做好心態調整,「獨尊智力的態度改變太慢」。另外,學校也不宜獨尊、表揚第一志願升學率,才能加速多元適性教育。教育部必須盡快對家長宣導,「只有了解新課綱精神,才能改變態度。」
「家長心態還沒準備好!」黃國盛說,現在的學生更有想法,學習力也強,思惟甚至比家長更先進,反觀多數家長觀念還比較保守,反而想把「衝太快」的孩子拉回來。
課審會大會委員吳律德說,新課綱最大的影響還是在家長心態,因為未來上高中就要開始思考學生未來想走的路跟自身興趣,如果只有專研課本知識,的確不太夠,如何讓自己的孩子也「適性揚才」,不會是只有課綱的責任,家庭、社會都要一起調整。
國民黨:製造天然獨
對於高中歷史的中國史擺脫傳統朝代史鋪陳方式,改以東亞脈絡敘述,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指出,民進黨的目的就是去中國化,切斷與中國文化的連結,企圖以此來製造所謂的「天然獨」。
國民黨國發院長林忠山指出,在民進黨的認知裡,只承認中華民國在民國三十八年以後的歷史,之前的都不承認,但中華民國的紀元標記的是民國一百零六年,這是非常嚴重的價值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