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走進中國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常見不少人欣賞拍攝古鐘(如圖)。
大鐘寺於一七三三年由清雍正帝敕建,是清代帝王祈雨場所之一,在一九八五年十月成立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陳列面積二千五百平方公尺。館藏古鐘類文物品種齊全,有樂鐘、朝鐘、佛鐘、道鐘等古鐘四百多件,其中一級文物六件、古鐘二百二十二口。
其中,最珍貴的永樂大鐘,約於一四二○年鑄成,高六點七五公尺,直徑三點三公尺,重約四十六點五噸,有「鐘王五絕」美譽。鐘身內外鑄有漢文、梵文書寫的佛教經咒一百多種,總計二十三萬多字,是銘文字數最多的大鐘,其鐘聲悠揚悅耳,能傳四十至五十公里遠。大鐘形體宏偉,鑄造精麗,僅靠一根小穿釘懸掛。「鐘林」中另一珍品幽冥鐘,鑄於一五○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