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的天氣型態,對全球都是考驗,最近台灣進入了梅雨季,不是下一整天的綿綿細雨,而是幾分鐘、幾小時之內,就可以下足一星期、一整個月的暴雨,各縣市政府、消防警政體系全部動員,更不用說,國軍各單位也在第一時間配合縣市政府,投入各災區救援。
每次風雨過後,國軍弟兄姐妹救災的身影,都會讓民眾感動,大家都知道沒有他們的投入,災後重建的路會更遠,沒有他們第一時間動起來救援,傷亡損害就會更嚴重。
功勞當然不是國軍全攬,警消、民間團體共同合作,才能讓災後重建更快更好。
但每次為了救災,國軍官兵們可是真的犧牲不小。以颱風來說,官兵們要在陸上警報前趕回營區待命,即使是在休假,即使人早已經離開,距離營區好幾個縣市的地方,為了待命救援就是要趕回來。
去年小年夜,台南大地震,維冠大樓倒塌,官兵們也別說要吃年夜飯了,所有人立刻動起來,趕回營區立刻投入救援,而且這一投入,就是一周或十多天,不論是帶著生命探測儀到現場救人的戰鬥工兵,還是派到現場負責維持秩序的,甚或協助清潔消毒的化學兵,每個人對投入這樣的任務,都不會有怨言,還會覺得這是一份無上的榮耀。
如此高壓的工作內容,不是人人都能忍受得住,不是每次緊急任務把官兵召回,都一定是真的會出動,面對這樣的工作,如果沒有高度的熱情,沒有一份信念支撐,真的不是人人都能消化,但這就是軍紀、就是紀律。
在工作上要求紀律,在任務中嚴肅軍紀,絕對理所當然,而且要有效率地投入緊急任務,更是強大紀律管制下,才有可能做到的。
不過現在媒體發達,只要有手機人人都能當狗仔的時代,官兵休假在外的一言一行,常常被用放大鏡檢視,穿著軍服去買個麥當勞,會有人質疑軍人這麼閒,或是在外言行稍有不妥,就會被安上「軍紀敗壞」的大帽子,所以發展到最後,只要有同袍酒駕,就要全連立刻召回檢討。
因此,除了救災必須中斷休假回營待命,平時軍人也不得安心休假。長久下來,國軍為了不讓形象被幾個人破壞,連休假在營區外的管制,各種手段多到難以想像,休假要編成互助組,每天定時要打電話回報,甚至有的單位還會要求官兵,在晚上回報那次,必須用市內電話打,確定人已經回家不再外出,也有軍種到現在都還要求官士兵休假前要寫計畫書,如果被長官查證到不按休假計畫執行,就會被立刻召回。
這些規範幾乎是天羅地網了,我曾經問過美軍軍官,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營區外的生活,是私人休假,部隊無權過度干預,而連上幹部只要盡力宣導,就已經完成工作,離開部隊的一切,就是當事人自己承擔。
部隊平時要完成各式演訓與任務,還要隨時待命救災,連休假都不得安心。現在國防部長要求取消休假定時回報機制,我認為是國軍管理的一大進步,讓官兵們休假好好休息,也不必讓部隊去承擔私人的責任,也減少幹部花時間力氣,去打那些無意義的電話,讓部隊可以專心在任務,而不是像照顧小孩般去管理官兵營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