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初識廬山真面目

圖與文/林孟慧 |2017.06.19
1635觀看次
字級
通往廬山秀峰山頂的簡便纜車,右為黃岩瀑布。圖/林孟慧

文/林孟慧

宋朝大文豪蘇軾曾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中的廬山,即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北鄰長江、東臨鄱陽湖,據傳周威烈王時候,有匡俗先生在此結廬隱居,因此又名匡山、匡廬。廬山也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世界名山協會永久註冊地;自古以來,廬山就是聞名古今中外的避暑勝地。

去年暑假,和家人一同前往這嚮往已久的名勝地區──廬山。

廬山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項最高榮譽的旅遊勝地,與大江、大湖相融的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廬山草堂記〉中曾讚美廬山「匡廬奇甲秀天下」,即是自然景觀中驚豔的最佳寫照。

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廬山中的秀峰景區,秀峰為廬山五大叢林之一,位於廬山南麓,鄱陽湖之濱的江西省星子縣,古來亦有:「匡廬奇甲秀天下,秀峰又甲匡廬」之語,是我們拜訪的第一站。

景區內果然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宋朝米芾大書法家親題岩壁上的大字「青玉峽」及「第一山」,真有「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 」的個人書法特色。

想要上到廬山的瀑布源頭,搭乘簡便纜車上山較快速,因纜車只限兩人乘坐,也沒有密閉的安全玻璃窗,在山風徐徐吹拂下,真有那麼一丁點的不安全感;不過,沿路山景風光明媚,美不勝收。

如果說群峰聚集營造了秀峰的陽剛之美,那麼,泉瀑溢趣即孕育了秀峰的陰柔之美。尤其,大漢陽峰湧泉密布,趵突播流,涓涓而聚黃岩瀑布成奔流之勢,向東湧入秀峰二瀑布。其中一瀑布在鶴鳴峰、龜背峰之間奔瀉而出,因崖口窄隘,懸空而瀉,墜入數十丈的深壑之中;唐朝詩仙李白當時見狀,即有感而發,寫下〈望廬山瀑布〉一詩:「日照香爐生紫烟,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可見瀑布之壯麗。

下了纜車,我們即進入黃岩國家森林公園,大約在秀峰海拔五百至六百公尺的半山中,國家公園裡高樹掩映,途中見到不少寺廟、道觀及民宅,由此可見廬山秀峰是適合修身養性及隱居的好地方。

大夥趨步前往廬山瀑布源頭處,即黃岩瀑布,到達源頭處時,感覺空氣清新,氣溫涼爽,和山腳下的平地比起來,果然是避暑勝地;黃岩瀑布源頭穿石過潭,水流潺潺,水至瀑布口便垂天而落,化做銀河飛瀉。源頭處聚集不少遊客,有人冒險涉水,到對岸和刻有「廬山瀑布源頭」的大石頭拍照,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一行人還是保守地留在岸邊觀看,並拍照留念。

回程時,在下山的纜車裡,見到白雲就在我們身邊圍繞,才感覺我們真的身處高山處,彷彿來到仙境,都覺得身體輕飄飄了起來。從秀峰山頂上,也可望見山下的九江地區、鄱陽湖及長江一帶,真如古人說的:「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屬秀峰」,秀峰仙境數不勝數!

此次的廬山之旅,讓我不僅體會到自然風景的秀麗,也見識到人文景觀的迷人。廬山可說是中國近代史上,以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聚集了古今無數的名流人物,見證了歷史的波瀾壯闊,是舉世少有的政治名山。廬山,向世人展現著其獨一無二的美麗,無人能及的輝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