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黑白雙展 找到心靈平靜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 |2017.06.19
1634觀看次
字級
有紀法師的作品以極簡的黑與白,用心體會觀看,能讀出奧妙之處。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佛光緣美術館推出雙個展,分別為「風華絕代—楊獻祥中國古典時尚面具禮服展」,與「黑白對畫—有紀法師作品展」,展現從生命的風華絕代,回歸到生命最簡單的黑白對話,十七日舉行開幕典禮。

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倫法師代表致詞,將修行比喻為創作的過程,說明創作是由外向內的探索,需要全然寧靜的「息緣靜慮」,到屏除雜念、妄念的「斷惑修真」,再由內向外,以修道者對生命的體驗,透過外在創作的呈現,表現回歸自性與佛性。慧倫法師指出,創作是內在的覺悟,觀賞是心靈的交流,讓藝術提升心中的真善美,利益眾生。

東方設計學院助理教授劉文隆說,藝術裡原本就充滿了對比與巧合,這次的「風華絕代」和「黑白對畫」,楊獻祥的華麗,與有紀法師的樸素,構成出世與入世藝術形象的追求,劉文隆以「看盡風華,歸於平靜」道出觀賞二人的展覽,找到心靈平靜的歸宿,是精采的組合。

素人藝術家楊獻祥此次展出「人偶婚紗系列」、「風華再現面具系列」、「仕女系列」,人偶是以真人的比例縮小,有專屬的禮服,由於喜愛東方風格,面具有以傳統、中國的元素呈現的國劇臉譜,並以布料和人造刺繡營造立體感。而每尊人偶都由自己捏塑,所以有著精雕細琢、表情豐富的臉孔,再搭配燦爛華美的禮服,展現絕美與華麗。

畢業於新加坡拉薩藝術學院,及英國伯明罕藝術學院多媒體藝術系的有紀法師,以回歸原點的方式,將佛教的元素融入畫作裡,將修行與藝術結合為一。作品以極簡的黑與白,用點、線條,從「我是佛」系列的內心探索,用心體會觀看作品,能讀出奧妙處。

此次展覽,楊獻祥致贈面具、人偶禮服各一件,有紀法師以畫作〈阿彌陀佛〉贈與佛光山典藏,由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代表接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