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5號雪山隧道「自動化科技執法系統」十五日登場啟用,任何違規將無所遁形。
圖/資料照片
國道5號雪山隧道「自動化科技執法系統」十五日登場啟用,任何違規將無所遁形。
圖/張芮瑜
【本報宜蘭訊】科技一步步取代人力,國道5號雪山隧道「自動化科技執法系統」本月十五日將登場啟用,隧道內任何違規情事都將在科技之眼監測下無所遁形;經過四天測試期,就發現高達一千五百六十三件違規案,數量驚人。球場上有「鷹眼」還給球員公道,科技執法宛如雪隧內的鷹眼,是高速公路劃時代的變革。
雪隧內不安全?根據高公局統計,國道5號北上車道事故發生率,雪隧外比雪隧內高出二點二倍,南下車道則是雪隧外比雪隧內高出一點六倍,高公局總工程司許鉦漳分析,經嚴格管理和監督,雪隧比一般高速公路安全許多。
許鉦漳也說,月前調整雪隧最低速限由六十公里改至七十公里,北向每小時最大服務流量可增加二百至三百輛,效率明顯提升,「若是龜速車還存在,勢必影響雪隧容量」,因此也加深高公局透過科技執法監督的決心。
科技執法取締項目有四:超速、慢速、變換車道和惡意逼車,隧道南、北向各設置八組共十六組科技執法系統,一整組裝設在隧道頂端,包括雷達偵測器、閃光燈、數位彩色照相機、前端偵測及蒐證攝影機、終端控制器。
其中取締超速和龜速車會應用速度偵測雷達,從發射無線電波及反彈回來的變化頻率,判定有無違規;雙白實線禁止變換車道則是在兩車道中央上方及中線上方各裝設一顆掃描雷射,車輛碰觸中線上方掃描雷射即觸發訊號至照相及錄影等蒐證設備,取締違規車輛。
啟用前,國道公路警察局特別避開塞車路段,安排平常日及假日分別測試功效,六月八日至十一日間,發現任意變換車道七件、龜速車四百九十二件、超速車八百八十六件和惡意逼車一百七十八件,共計一千五百六十三件違規,其中取締到最高速達一百七十三公里,最低速四十八公里。
國道公路警察局交通科科長吳燕山表示,隧道內未保持安全距離也是違規事項之一,但考量情節較輕微,現階段以維持車流順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