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新書發表(右二),史學者藍吉富(右一)肯定法師在漢傳佛教史上的地位。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法界出版社昨為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昭慧法師,舉辦「《浩蕩赴前程──昭慧法師訪談錄》新書發表暨簽書會」,訪談紀錄、前國史館纂修及修纂處長侯坤宏表示,這本書出版等了十一年,讀後不只能了解法師在宗教、學術和社運領域的作為,對戰後台灣佛教史研究也有貢獻。出席貴賓包括慈濟大學副教授何日生、史學者藍吉富、資深媒體人李念祖、立委陳曼麗及暢銷書作家索非亞。
昭慧法師於就讀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三年級時出家,一九八九年與性廣法師共創「佛教弘誓學院」,連辦十五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先後擔任國高中國文教師、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長,現為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著有二十八本書,且熱中社運,參與、主導過全國運動如一九八八年的「思凡」事件、一九九四年的「觀音像事件」、促立院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與「動物保護法」等。
昭慧法師說,為專心潤稿,去年請辭玄奘社科院長,期間雖不怕得罪人,卻不想以歷史話語權傷人,因此刪了將近半本書的內容,嘔心瀝血完成上下兩冊、共五十萬字的著作,此書主要呈現個人反思、性格缺陷及過去思考的盲點而非純粹闡述歷史。
藍吉富肯定昭慧法師在漢傳佛教時代轉折上的重要地位,指其兼具原創與領悟性的學術智慧,是外表如怒目金剛,心如菩薩低眉的人間行者。何日生讚歎昭慧法師文詞如飛瀑湧泉,擲地有聲且如泰山壓頂,對於以慈悲、寬容教義而在公共議題上缺席的佛教而言,亟需有人講出別人不想聽的真實語。
《通靈少女》主角原型的索非亞,用讀者的角度分享讀後心得,表示昭慧法師是她精神上的導師,不只讓她明悟出家修行不是躲在自己的舒適圈過日子,而是背負許多批評壓力的實踐佛法,讓她對佛教改觀,「這本書教我們利己利人,還要讓台灣更好,多推廣這本書,就可以再誕生二十個傳達正能量、正知正見的索非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