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文說,許多街友工作收入扣除房租後所剩無幾,不得不露宿街頭。圖/陳珮琦
【本報新北訊】每個街友都有故事,每個關懷街友的義工,也有自己的故事;程郁盛服替代役期間常夜訪街友,對街友有了進一步認識,決定放棄高薪,投入街友服務工作;張子文想藉社區服務尋找自我價值,原以為只要訪視社區老人,後來接觸到街友,才知社區服務非常有挑戰性。
人安基金會新北平安站站長程郁盛,大學讀財經,畢業後到銀行上班,但人生命運在他二十五歲時改變。當年他服替代役,被分發到台北市萬華區公所服務,常跟著社工到龍山寺、火車站夜訪街友、分送物資,對街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他說,「每個人都有他的故事」,退伍後,決定放棄金融業高薪,投入街友服務工作,關懷街友。
張子文大學念中文系,畢業後曾擔任補習班老師,後來又做行銷企畫工作,庸庸碌碌的生活,讓有哲學底子的他省思:自我價值為何?
張子文辭去安穩的工作,想藉社區服務尋找自我價值,原以為只是要訪視社區的老人,後來接觸到街友,才知社區服務非常有挑戰性。加入人安後,張子文擔任過人安新北平安站站長,自比程郁盛徒弟,現任桃園站長。
曾有高中社會服務社團向照顧街友的人安基金會表示,想體驗街友生活,張子文告訴他們,「就坐著放空八個鐘頭,什麼事都不要做」。
人安基金會除了提供街友防飢、防寒、防病服務,更重要的是協助就業。經由派遣公司安排,街友多從事粗工、拆除工、除草工,或當派報公司舉牌工。
張子文說,粗工日薪最高,約一千一百至一千五百元,但工時長,往往要工作十小時以上;舉牌工一天工作八、九小時,日薪七百至九百五十元,若會開車再加五十元;街友一個月能賺到一萬元「就要偷笑了」,扣除房租所剩無幾,因此才不得不露宿街頭 。
張子文說,多數街友對生命絕望,他們因工殤或家庭、感情等因素,選擇自我流放,「想死也死不了」。有一名知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因無法承受妻子出軌,離婚後借酒消愁,散盡家財,最後流落到一間土地公廟,被社工發現。
張子文曾請街友開出願望清單,希望激起他們「存在的價值」,了解「活著就有希望」。那位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的願望,就是希望回去掃他父親的墓,因為父親生前最疼愛的就是他;如今,他已慢慢走出傷、病痛,開始打臨時工,希望賺些錢實現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