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荷包採收期大缺工,高雄市農業局出妙招,靠LINE竟然吸引五百壯丁加入。圖/謝梅芬、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玉荷包採收期大缺工,高雄市農業局出妙招,靠LINE竟然吸引五百壯丁加入。圖/謝梅芬、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本報高雄訊】正值玉荷包採收期,缺工是農民最頭疼問題,高雄大樹、旗山地區總共有二千四百六十三公頃的玉荷包要在十天左右採收完畢,勞動力需求量相當大,老手早就被「訂走」,但由於真正農忙才十天,過了需求就沒了,人力調配上更是一大困難。今年高雄市農業局出「奇招」,到大專院校,靠LINE群組,招大學生來打工,居然吸引到五百名壯丁 。
農業局長蔡復進說,一年一收的高單價水果都是在跟時間賽跑,每年上演搶工大戰戲碼,例如蜜棗八百二十八公頃,橙蜜香番茄四百公頃都面臨相同挑戰。
高雄市農業局於是把腦筋動到農村周遭的大學院校學生,逐步走訪實踐大學、義守大學、樹德科大、第一科大等,持續開說明會並將有興趣的學生組織一個AgriMax農來趣LINE@群組,有些學校本身有農場實習課程,一場說明會就吸引二百名學生,農業局人員當場要有興趣的學生加入群組。
和型農許倫肇一起合作的玉荷包荔枝生產者有十餘人,談起第一眼看到生手的學生,許倫肇說,剛開始對他們的能力有疑慮,但因為臨時採收與包裝的工人都被其他農民搶走了,他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來試試,結果他說「好用!想不到大學生有源源不絕的體力。」
有體力 農民讚好用
第一科大的排球系隊隊長李訓綸來打工,第一天做得很愉快,他還說,要把整個排球隊同學都帶來打工,還有義守大學棒球隊就近支援,體力好與配合度高的工作表現,讓旗山嶺口附近的荔枝農大呼「好用!好用!」
高雄推動玉荷包粒裝禮盒,通常都是農民把帶枝葉的玉荷包集中在分級分裝場,靠大學生分級包裝、搬運貨,學生利用傍晚或夜間打工,不影響課業,也不會晒太陽,又有錢可賺,大學生紛紛「吃好逗相報!」 農業局科長梁銘憲說,目前初步LINE@群組已有五百多名學生加入,成為一個人力資源庫,如果擴大到五千甚至一萬人就可以滿足更多媒合需求。
機動部隊 手機媒合
農業局未來除了一方面會持續擴大這個人力資源庫,等這磨合期過後會,將導入設置的App系統將提供農民與學生線上支付與保險的服務。運用並透過手機即時媒合平台以充分利用閒置勞動力,突破人脈與地域限制,解決農民最棘手的季節性、風災前臨時性搶收缺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