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幾乎都曾經被殖民過,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汶萊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越南、寮國、柬埔寨受法國殖民,印尼受荷蘭殖民,菲律賓先後被西班牙、美國殖民,唯一的例外就是泰國。
所以泰國的風土人情乃至於建築都很純粹,鮮少外來因子。但其他國家就不一樣了。
柬埔寨就有很多法國殖民時期所蓋的房子。已故台灣竹聯幫大老陳啟禮生前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市住了十年,他在當地經營的事業中,有一項就是蒐購破舊的法國式房子,整修之後再轉賣。陳啟禮翻修破舊法國建築,大體上還能維持原建築的結構、外貌。
寮國舊都攣帕邦是旅遊勝地,其中一大賣點就是有許多舊式的法國建築,發人思古之幽情。攣帕邦是個低度開發的地方,基本上還保持原貌。
但現在經濟開發較頻密的幾個國家,吸引了不少大型開發商前往,已經開始出現老建築遭拆除,改建新式建築的情況,因而引起保護文化遺產者的注意,希望能阻止任意開發,或者是至少要做到有計畫的開發,亦即在開發的同時,也要能夠盡可能重點保留住重要文化遺產。殖民時期的建築,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越南第一大城胡志明市於一八五九至一九五四年間受到法國殖民統治,因此市區有許多法式建築,長久以來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但這些殖民地時代建築正迅速消失中。一些當地人擔心,將這些殖民地時代的文化遺產拆除,只會讓胡志明市失去其特色,讓該市變得與其他亞洲大城市沒有什麼兩樣。
在胡志明市出生、撰寫了數本有關胡志明市建築史的作家阮謝說:「一九六○和一九七○年代,這裡完全是法國風,不過現在已經美國化了,如今幾乎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麥當勞。一個沒有故事的街景是沒有價值的。」
最近引起保守主義者一片撻伐的是,曾在西貢河岸邊的巨型法式軍事綜合大樓被拆除,有「越南川普」之稱的越南首富潘日旺,正在該片土地建造一組高樓大廈。
目前沒有任何確切的數據顯示,到底有多少法式建築被拆除,到底還有多少法式建築仍被保留。根據越南城市發展組織的調查,市中心的其中一個地區,自一九九三年以來,已有約一半的法式別墅被拆除了。
緬甸的仰光市也是古舊建築很多的城市,很諷刺的,這都是拜前軍政府長達數十年的鎖國統治所賜。只不過從二○一一年改革開放以來,仰光市內的古舊建築也面臨遭拆除重建危機。
仰光遺產基金會自二○一三年起,就開始進行市內古舊建築調查造冊,目前已列冊六千棟。只不過這個基金會是私人機構,只能在發現有舊建築可能遭拆除時予以揭發,希望能用公民力量阻擋。
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