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佛在人間》系列之十 丁祖焯 行佛如行善 重身體力行

 |2004.05.31
197觀看次
字級

《行佛在人間》系列之十    丁祖焯 行佛如行善 重身體力行


感恩惜福把握當下 即使是說句好話、隨地拾起垃圾也是行佛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很多人總認為行佛很難,但對我而言,其實行佛就在當下,不論大小,最重要是身體力行。」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副會長丁祖焯說,行佛就像行善,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


民國七十八年,丁祖焯跟隨太太的腳步,到普門寺誦經念佛,在誦讀《阿彌陀經》時,從經文中讓他第一次感受到除了現實世界外,原來還存在一個如此美好的極樂世界。


從此,他將自己投入浩瀚深遠的經海裡,從經文中體悟佛法,隔年皈依星雲大師,並參加佛光會,開啟從未間斷的行佛生涯。


從佛光會員一路當到督導、分會長、區協會副會長,丁祖焯感到使命愈來愈重。日常除了從事送白米給低收入戶等慈善工作外,也開始參與規劃佛教音樂會、佛曲唱誦的活動,希望讓社會大眾也能從藝術表演感受佛法的美妙。


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經常企劃活動,包括借場地、會場布置、人力調度等大小事務。


丁祖焯說,一場看似只有短短兩小時的音樂會,背後所投入的時間、人力卻經常多達兩個月、上百人,儘管過程辛苦,但大夥卻都做得很歡喜。


數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震醒全台灣,也震垮許多人的家園。


丁祖焯說,隔天從電視上看到災區滿目瘡痍的畫面時,心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是自己能做些什麼?


他立刻將家中的帳篷、睡袋等物資統統捐出來,並跟著佛光會投入救災、陪伴災民度過無助與不安。


丁祖焯年紀很輕就身居企業要職,過去非名牌不穿、訂做一套西裝得花上兩三萬塊、講究體面稱頭。


他說:學佛後的自己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如今的他一切「反璞歸真」,簡單乾淨就好,省下來的錢還可以用來布施。


他還組讀書會、擔任親朋好友的「心靈老師」,解答學佛疑問。用佛法跟人「博感情」,更因此交到不少知心朋友。


「感恩前生惜福緣,把握當下行六度。」從佛典中體悟出這句話,丁祖焯認為,即使是說句好話、隨地拾起垃圾也是行佛之一。因經典而與佛法結緣,退休後丁祖焯還打算專心擔任佛光會壇講師,從教育來行佛。


丁祖焯以行善當做行佛準則,把握當下,實踐於日常言行舉止中。圖/丁祖焯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