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草屯訊】南投縣草屯鎮隔著明正巷的兩座土地公廟,各有傳奇典故,地方人士跨越里行政區,合併管理數十年,最近依神明示意成立福德公德會,並向縣政府登記為人民團體,消弭爭奪廟產風波,福德公德會理事長梁啟和昨天說,沒有黑機關的困擾,將正明言順推動社會公益。
七十一歲的梁啟和說,兩座土地公廟隔著明正巷,分別位在中正、明正里,因廟齡不一形同兄弟廟,地方人士打破行政區的隔閡,三十四年前成立管委會,合併管理兩廟,迄今市區的多數商家都是信徒。
他說,在中正里的土地公廟,雖然廟地僅一坪左右,廟齡已有一百多年,正確廟齡雖不可考,但可確認是草屯市區歷史最久的土地公廟。在尚未劃入中正里前,原屬炎峰里轄區;五十年前他擔任炎峰里長,該土地公廟位在新庄、北投里民進入草屯鎮市區必經之地,往來民眾路過就會朝拜土地公,祈求保佑平安。
原管理委員會主委林天泗曾任玉峰里長,他說,土地公廟尚未劃入明正里前,屬玉峰里轄區,原在相隔三百公尺的今日中正路旁,三十四年前中正路拓寬,原土地公廟被拆毀,地方人士募款在現址重建。
梁啟和回憶說,明正里的土地公廟被拆毀後,一度停止供奉土地公達近三個月,新庄、北投地區居民到草屯市區先後發生六件車禍,地方人士向縣政府請命,希望供地遷建,縣政府未同意,竟聲稱如果找不到廟地,要將土地公供奉在縣政府檔案室,地方人士只好募款購地遷建新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