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拿鋤頭 體會農家活

 |2017.06.02
1288觀看次
字級
從未嘗試農作的大學生第一次下田,學習如何拿鋤頭除雜草。圖/凌筠婷

【本報彰化訊】「原來鋤頭這麼重!」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的「社區小旅行」選修課舉辦「無銀小旅行」已經第四年,學生必須在沒帶錢、沒帶手機,只有簡便行李的狀態下,在農村中度過兩天一夜,捲起褲管、穿上雨鞋、拿起鋤頭,到農場工作「打工換食」。大學生離開冷氣房,在田間勞動,以睡袋借宿農會、農家,深刻體驗農民生活。

大四學生郭將霖今年第二次參加,他說因為這個小旅行,親眼見證何謂「刻苦耐勞」,「我們體驗兩天像在玩,但這是農民二十多年來的日常」。郭將霖說,去年他到竹山木耳農場工作,第一次和農民一起工作、生活,在與農民聊天、相處之中,體驗到許多過去沒有的經驗,因此今年決定再次參加,「很期待」。

大四學生方嘉樂也說,每年都去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因此即使參加第二次,也不會覺得無聊,去年他到紅龍果、瓠瓜園中工作,今年將進芭樂園和仙草園。他認為親身走進農村,與只能從書本中學習知識的課程非常不同。台北長大的女孩賴薏雯昨天第一次拿鋤頭,雖然操作得很不靈活,但是覺得很新鮮。

指導老師林擎天說,同學必須採訪記錄每種不同農產種植的甘苦,並以學習過的知識,為農村設計簡單的休閒活動,提供給招待他們的農民發展休閒活動使用,也就是「不能單純只是玩,還要反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