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來,東南亞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先後發生一連串恐怖攻擊事件,特別是菲律賓政府軍於五月二十三日前往南部民答那峨島馬拉威市,搜捕阿布薩亞夫恐怖組織頭目,結果跟對方爆發激烈駁火,雙方戰事至今尚未平息。
根據菲律賓情報人員透露,這次作亂的武裝分子,估計約有四百人至五百人,規模之大前所未見,更重要的是其中可能有四十人是最近才從海外進入菲律賓,分別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車臣、葉門、印度、摩洛哥和土耳其。
菲律賓南部不安定並非新聞,但一直以來多數是小打小鬧的騷擾或綁架人質勒贖,這次恐怖分子卻選擇在城市內進行游擊戰,前後已經持續九天,尚無結束的跡象,政府軍更罕見出動攻擊直升機。
但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這次居然有「外籍兵團」。這就不免讓人擔心,近來在中東地區活動受阻的伊斯蘭國(IS)組織,是否已轉進到東南亞來了。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研究院的研究也顯示,在馬拉威市爆發武裝衝突的頭四天中,被擊斃的三十三名武裝分子,就有八人是外國人。該研究院反恐專家古納拉特納就指出,「這說明出現在東南亞的伊國組織成員已經愈來愈多」。
印尼一位不願具名的執法人員則表示,在馬拉威市參與衝突的印尼人可能超過四十名。
一些恐怖主義專家早已提出警告,指稱伊斯蘭國組織的存在,使得東南亞的極端武裝組織頗為振奮,也因此而團結起來。事實上,有許多極端分子支持在東南亞也建立伊斯蘭國。
菲律賓副檢察長卡利達則指出:「民答那峨島的衝突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菲律賓人民叛亂事件,而是已演變成響應伊斯蘭國組織號召,由外國恐怖分子展開的『入侵行動』。」
另外,馬來西亞警方政治部反恐組五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在吉蘭丹州、雪蘭莪州、霹靂州和吉打州,總共逮捕六名涉及伊國組織活動的馬國男子。其中一名被捕者,是專門為當地伊國組織支持者供應軍火。
凡此種種,似乎都顯示出,即使伊斯蘭國並未真正轉進東南亞,至少其影響力已經顯現。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