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宋代古船「南海Ⅰ號」打撈作業已經展開,中國廣州打撈局昨天將打撈「沉井」運往現場,古船預計今年七月可重見天日。專家表示,這艘沉沒八百多年宋代木質船上的文物價值,可能超過美金一千億元(約台幣三萬三千億元)。
「沉井」是特別訂作的一個巨型鋼沉箱,目的是在打撈前將它緩緩壓入淤泥中,整體罩住沉船船體及周圍淤泥,這是整體打撈方案的關鍵所在。沉井呈長方體,長三十五點七公尺,寬十四點四公尺,高十二公尺,重五百三十噸,是廣州打撈局歷時一個多月設計製造完成。
中國交通部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打撈公司,一九八七年八月在廣東上下川島外海域進行沉船調查中,發現了一艘木質古代沉船,兩年後被命名為「南海一號」。
「廣州日報」昨轉述廣州打撈局副局長鄺鏡明的話表示,由於經費和技術問題,沉船二十年來始終沒有打撈,直到最近三年有關方面提出打撈方案,並做過數次修改及模擬打撈才解決問題。
「南海一號」打撈總指揮吳建成表示,北歐國家的考古打撈雖然發達,但是採用的方法大多是水下切割,「南海一號」古沉船所採用的整體打撈方式,在世界考古界還是首創。
吳建成說,目前「南海一號」沉船上方及其周邊多達二十五噸的凝結物已清理完畢,並整理出七十三套,共三百九十件較完整的各類文物。
「南海一號」打撈費用估計在人民幣一億元左右,為「南海一號」打撈出水後量身定做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也需要一億九千萬元安置沉船。